
綿陽新聞網訊 10月30日,梓潼縣金龍小學開展了以“ 邀太白詩酒明月 品蜀地醬醋飄香”為主題的2025年秋研學實踐活動。全體師生懷著滿腔的期待與好奇,踏上了一段穿越時空的文化尋味之旅:一端連著人間煙火至味的江油清香園,一端系著盛唐星辰璀璨的李白故居。
清香園,觸摸時間的醇厚,國之醬道,清香傳承
上午,同學們首先來到了百年老字號—江油清香園。一踏入園區,空氣中便彌漫著一種獨特而濃郁的醬香,那是時間與微生物共同譜寫的發酵交響曲。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仿佛推開了一扇歷史的大門。從一粒粒精挑細選的豆子,到日曬夜露的漫長等待,師生們了解到醬油背后“匠心”與“光陰”的故事。原來,餐桌上尋常的調味品,竟蘊藏著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最有趣的環節莫過于體驗打醬油了!孩子們人手一個小提壺,模仿著古法,從巨大的醬缸中舀出琥珀色的醬油,那一張張專注而興奮的小臉,是對傳統勞作最真誠的致敬。
午餐時分,一碗熱氣騰騰的醬油拌飯,成了今日最樸素也最驚艷的美味。簡單的米飯,淋上剛剛親手打出的醇香醬油,瞬間變得活色生香。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這一刻,他們真正懂得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真正含義,也品味到了勞動與收獲的甘甜。
李白故居,追尋詩仙的足跡,詩酒趁年華,明月照古今
午后,師生們從“人間至味”奔赴“天上文曲”。走進李白故居,那股濃郁的醬香仿佛瞬間化為了清冽的酒香與浪漫的詩香。在這里,大家跟隨導游腳步,穿越那個“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年代。大家聆聽詩仙“鐵杵磨成針”的童年軼事,感受他“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豪情壯志。
漫步于太白碑林,一塊塊石碑上鐫刻著不朽的詩篇。孩子們仰著頭,輕聲誦讀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那朗朗童聲與千年前的詩魂產生了奇妙的共鳴。在“李白邀月”景點前,大家駐足良久,想象著詩仙當年“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何等的瀟灑與孤傲,那輪明月,曾照亮他的鄉愁,也曾輝映他的狂放,同時,也照亮了同學們追尋文化根脈的道路。
左手是醬醋飄香的人間煙火,右手是詩酒明月的精神家園。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研學活動不僅是一場知識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洗禮。它讓孩子們明白,生活不僅有眼前的書本,還有遠方的詩意與傳承。成長,不僅需要知識的積累,更需要有品味生活之趣,仰望星空之志的靈魂。
(習 敏 黃友勇)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