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綿陽新聞網訊 為了筑牢青少年法治安全防線,提升學生自我保護能力,10月23日,綿陽科技城新區博雅學校分批次組織全體初三學生前往當地法治教育基地,開展了以“防范欺凌、預防網絡詐騙”為主題的沉浸式學習實踐活動,讓法治安全知識真正融入青春成長。
主題鮮明 聚焦關鍵風險
活動緊扣青少年成長階段的安全痛點,圍繞兩大核心主題展開。在防范校園欺凌板塊,學生們了解到欺凌不僅包括肢體沖突,還涵蓋嘲笑、孤立、網絡謾罵等隱性行為,掌握了勇敢說不、理智避險、及時求助、留存證據的應對準則。在預防網絡詐騙環節,通過案例講解明確不輕信陌生信息、不泄露個人隱私、不點擊不明鏈接、不向陌生賬戶轉賬的反詐底線,深刻認識網絡詐騙的多樣套路與法律代價。
沉浸體驗 強化實操能力
基地豐富的互動體驗項目讓學習更具實效。學生們通過AI抗衡學生欺凌系統,在模擬場景中練習識別欺凌行為、規范應對方式,明晰欺凌行為需承擔的民事、行政及刑事責任;參與模擬電信網絡詐騙體驗,親身拆解騙局邏輯,提升識騙防騙敏銳度。此外,大家還體驗了毒品危害互動系統、網游網賭危害VR體驗、消防逃生實操、自然災害避險演練及自行車安全騎行模擬等項目,在高度仿真的場景中掌握滅火器使用、地震洪水應對、交通規則遵守等實用技能。
警醒反思 暢談活動感悟
課后,同學們結合所見所感撰寫心得體會,字里行間滿是收獲與感悟。
李同學:“以前總覺得網絡詐騙離自己很遠,直到在模擬體驗中‘親歷’了冒充客服退款的騙局,才發現騙子的套路如此隱蔽。今后我一定會牢記‘不透露驗證碼、不隨意轉賬’的原則,還會把學到的反詐知識分享給家人朋友。”
張同學:“AI模擬欺凌場景讓我印象深刻,當‘受害者’的無助感真實撲面而來時,我才明白欺凌對人的傷害有多深。現在我知道,面對欺凌不能沉默,既要勇敢拒絕,也要及時向老師和家長求助,留存證據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王同學:“毒品危害互動系統展示的案例讓我心驚,那些因吸毒毀掉的人生和家庭,時刻提醒著我要遠離毒品。同時消防逃生演練也很實用,親手操作滅火器的過程,讓我學會了遇到火災時的正確應對方法,安全感大大提升。”
陳同學:“VR技術太逼真了,網絡賭博的沉浸式體驗讓我感受到了成癮的可怕,短短幾分鐘就體會到了‘一輸再輸’的失控感。今后我會嚴格控制上網時間,遠離網游網賭等不良誘惑,把精力放在學習和健康的興趣愛好上。”
劉同學:“這次活動讓我對‘安全’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不僅是防范他人傷害,還要學會規避生活中的各種風險。地震避險時的躲藏技巧、自行車騎行的交通規則,這些知識都能在關鍵時刻保護自己。我會把學到的技能記在心里,落實到日常行動中。”
博雅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將持續把法治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學,常態化開展各類安全實踐活動,助力學生樹立正確法治觀念,培養健全人格,讓每一位學子在平安和諧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包希悉 黃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