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綿陽新聞網訊 2025年10月24日上午,綿陽市紅色文化進校園經驗交流會在江油一中多功能會議室隆重舉行。此次會議以“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為主題,匯聚多方力量共探紅色文化與校園教育的深度融合之路,讓紅色血脈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長。會議由副會長馬宗舜主持。
交流互鑒:紅色育人實踐的“綿陽樣本”
經驗交流環節成為整場會議的“紅色課堂”。江油一中作為東道主,校長董軍分享了江油一中將本土紅色資源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深度融合,把百年的紅色血脈化為文化長廊、校史陳列館和研學課程,實現了 “以史育人、以文化人” 的深沉力量;鹽亭中學構建了系統性的紅色課程體系,實現了紅色文化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滲透,讓紅色教育從“課堂”延伸到“日常”;梓潼兩彈城作為重要紅色教育基地,介紹了與學校共建“實踐課堂”的創新模式,讓“兩彈一星”精神可觸可感。
平武老促會、北川老促會、鹽亭老促會、江油老促會的代表們,結合地域紅色資源,分別分享了挖掘本土紅色故事、組建紅色宣講團、編寫校本紅色教材等經驗,字里行間滿是對紅色文化的珍視與傳承。
影視播放:銘記綿陽“播”火人
尤為觸動人心的是平武老促會制作的電視片《銘記綿陽“播”火人——張秀熟》的播放環節。影片深情回顧了革命前輩張秀熟同志在綿陽大地播撒革命火種、致力于教育事業的崢嶸歲月與崇高風范,其忠誠、擔當與奉獻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直觀展現了紅色文化直抵人心的感染力。
高位引領:凝聚紅色育人合力
經驗交流會上,綿陽市老促會、市教體局、市委宣傳部領導先后講話,從不同維度對全市紅色文化進校園工作提出要求與期望。他們強調,要讓紅色文化“活”起來,既要挖掘好紅色資源的精神內核,也要創新教育形式,讓青少年愿意聽、聽得懂、記得住;要讓紅色教育“實”起來,將其融入德育體系、課程建設、校園活動,形成長效機制,真正實現以紅色文化鑄魂育人。
四川省老促會副會長華瑞康杰在總結講話中高度肯定了綿陽市紅色文化進校園路徑清晰的實踐模式和工作成效。他表示,綿陽的實踐為全省紅色文化教育提供了寶貴經驗,希望未來能繼續深耕紅色沃土,讓紅色基因在巴蜀大地的每一個校園里生根發芽。
會議最后,全體與會領導、嘉賓與代表在江油一中校園內合影留念。鏡頭定格的瞬間,便是綿陽紅色文化進校園工作邁向新征程的起點。紅色,正成為綿州校園最鮮亮的底色。
(嚴麗翔 黃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