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是第九個國際熊貓日。在平武縣的群山深處,平武縣公安局白馬派出所所長韓代明,又一次踏上了前往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路。當地老鄉都愛叫他“熊貓警長”,這個稱呼,藏著他4年多來在高山深谷里守護野生大熊貓和這片生態凈土的故事。

王朗保護區地處岷山山系核心,是野生大熊貓的重要家園。對韓代明來說,這里的每一寸林地都得“盯緊”:4月草地剛融雪,要注意群眾帶火種進山,還要避免誤傷覓食的野生動物;冬天要防范盜伐林木。今天,他走的是條新巡護路線——從牧羊場到三道坪,路程10公里,海拔從2300米一路爬升到4300米,雖然巡護上了強度,但這條路線對于監測保護野生大熊貓及其傘護物種有著重要意義。

和韓代明一起巡護的,是獲評“中國好人”的王朗保護區巡護員羅春平與梁春平。二十余年間,羅春平與梁春平用腳步丈量了4萬公里巡護路,磨破的鞋履堆成了小山。4年多來,韓代明跟著巡護員跑遍了保護區的溝溝坎坎,累計巡護2000公里。羅春平評上“中國好人”那天,韓代明拍著他的肩膀笑著說:“以后咱接著干,爭取一起走夠‘十萬里巡護路’!”

光靠腳力不夠,在縣公安局的幫助和指導下,韓代明還聯合相關部門積極完善新型生態警務運行模式,搞起了“科技護林”。現在的王朗,近480臺紅外相機“藏”在樹林里,50多個智能卡口守在路口,2臺無人機能上天巡查,6處無人機自動巡防機房隨時待命——“天空地”一體化的監測網,解決了深山無法實時巡防的難題,實現對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紅腹錦雞等野生動物活動及林火、人為活動的實時監測。此外,無人機巡查和林區實時監控也成為常態,彌補了人力巡護在地形復雜區域的不足,能快速發現非法入侵、火情隱患等問題,讓生態守護更高效精準。

今年9月底,九綿高速通車,平武成了熱門旅游地,來的游客越來越多,韓代明更忙了,他總跟同事們說:“游客多了是好事,但生態不能丟,這是咱的根。”他帶著民輔警往村里跑,在壩壩會上跟老鄉們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去學校搞自然研學,教孩子們認熊貓、護樹木;重點工程動工前,他提前去排查生態隱患,就怕傷了這片山。
慢慢的,韓代明還摸索出了“分級分色管理”的法子:每月先把保護區全巡一遍,收了非法獵具、查了火災隱患;容易出問題的“紅色區域”,每周必去;一般區域標成“藍色”,按計劃維護。他還跟森林警察大隊搭起了“護林打處聯辦”的機制,不管是發現偷獵還是盜伐,大家一起上,案子辦得又快又準。

站在三道坪的山坡上,韓代明望著遠方密林,他深知,自己腳下的每一步巡護路、搭建的每一處監測點、講過的每一句護林話,都在為“守護”二字落筆。這份守護從不是單一個體的堅持,而是“熊貓警長”與巡護員的接力、科技與人力的協同,更是對“綠水青山”的鄭重承諾。而守護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歇。
(記者:劉晏男)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