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反映,在城區南山中學、126文化創意園等地的行道樹上,掛有黃綠色的藤絲,影響景觀效果。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
在南山中學附近,記者看到道路旁的行道樹上,黃綠色藤絲或纏繞在樹木表面,或垂吊在樹枝間。
“這些黃絲絲,一網一網看著亂糟糟的。”市民王婆婆說。

在126生活區的一棟居民樓前,也有多棵行道樹被這種藤絲“糾纏”。不到20米的距離,就有3棵樹上垂掛著密集的藤絲,從居民樓高處俯瞰,樹冠幾乎被完全包裹。
“本來這些樹很綠很好看,但是這些黃絲絲纏上去,過不了好久就會把樹枝纏死,到時候樹葉就全部干了。”居民馬阿姨說。
“之前扯了幾根藤絲,還要染衣服,像核桃殼染手一樣,洗都洗不掉。”魏女士說。

記者進一步走訪發現,在城區綿山路、會仙路、劍門路西段等多條道路的行道樹上,均出現了類似的 “黃絲纏繞”現象。
經專業人員確認,市民口中的“黃絲絲”學名為菟絲子,是一種寄生植物,堪稱“植物吸血鬼”。

涪城區環境衛生和綠化中心喬木管護股股長陳治瑋介紹:“在綿陽城區,菟絲子主要寄生在小葉榕樹、女貞樹上,菟絲子的種子小而細、小而多,通過鳥兒啄食、風媒進行傳播,生長和繁殖速度都非常快。”
陳治瑋說,菟絲子一般在3-4月萌芽,夏秋季進入生長高峰。若不及時處理,會迅速蔓延形成大片覆蓋,不僅破壞景觀,嚴重時可能導致樹木死亡。

目前,綠化部門主要通過人工摘取、局部修剪和藥劑抑制的方式持續處理。但由于菟絲子繁殖能力強,徹底清除難度較大。陳治瑋呼吁市民積極參與防治工作:“因為菟絲子對城市綠化破壞性非常強,我們呼吁廣大市民共同參與群防群治,一旦發現菟絲子,及時向物業、街道及綠化部門反映,以便我們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溫馨提示廣大市民朋友
如果您有問題需要咨詢或求助
可下載綿陽官方新聞客戶端
涪江觀察


進入“問政綿陽”專區
點擊“我要問政”
即可在線提交訴求

記者:熊美娜,羅丹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