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推動綿陽市學前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為區域教師搭建交流、學習與實踐的優質平臺,助力民族地區學前教育師資力量成長,10月14日,四川省 2025 年民族地區種子教師跟崗研修活動在綿陽市開元實驗幼兒園舉行,來自四川省民族地區的25名種子教師們齊聚于此,開展了為期半日的沉浸式學習與交流之旅。
環境是隱性的課程,課程是流動的環境。該園副園長張焱帶著老師們實地觀摩講解,展現如何讓每一寸空間都成為“靈動教育” 的載體。傳遞了“空間適配課程”的設計理念,回應了民族地區幼兒園“如何用本土資源創設育人場域”的現實需求,為教師提供了可本土化改造的環境創設思路。
足球作為幼兒體能游戲的重要載體,是孩子們最為喜歡的運動。熊健剛老師帶來的大班健康活動《足球挑戰賽》,通過探秘果園、找果樹、摘果子三個游戲情境創設,引導幼兒在探索中發現運球繞障礙的方法。各個環節相輔相成,著力發展幼兒身體的協調性、思維的靈活性以及社會交往的合作精神和規則意識。
親身體驗是最好的學習。在兩位老師的帶領下,參培老師都興致勃勃地投入到游戲中。他們在球場上切實感受著足球游戲的魅力,親身體會到競技的樂趣與團結協作的溫暖。
足球游戲不僅是體能運動,更是發展幼兒學習品質的最好載體。鄧露老師分享的案例,以足球嘉年華決賽為契機,貫穿“幼兒是主動學習者”的理念,為大家講述了幼兒自主籌辦,通過合作、探討、老師的適時引導、給予支持,完成了一場激動人心的足球比賽。通過一場足球比賽,孩子們獲得了身心全面發展。
園本課程建設是幼兒園質量發展的關鍵。黨支部副書記李曉鳳進行《幼兒“靈動”園本足球游戲的開發與實施》主題分享,為整場研修畫上理論閉環。從國家政策要求出發,結合園所“回應幼兒發展與家長需求”的實踐背景,系統闡釋了“靈動教育” 理念的形成脈絡。通過解析“身靈、腦靈、心靈”的三維目標體系與 “師資-教研-家園” 的保障路徑,不僅梳理了開實幼的課程成果,更引導教師站在 “教育強國” 的高度理解課程開發的意義,為民族地區幼兒園特色課程建設提供了清晰的頂層設計思路。
本次跟崗研修以“理念-實踐-成果”為路徑,為民族地區種子教師搭建了學習與交流的平臺。正如靈動教育的本質,是讓每個孩子找到適合的生長節奏,這場研修也讓每位教師在互動中找到專業成長的方向。
綿陽市開元實驗幼兒園負責人表示,未來,幼兒園將持續秉持“共享共生”的理念,與民族地區幼教同仁攜手前行,讓“靈?動”之花綻放在更多學前教育的沃土上!(陳麗娟 黃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