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綿陽新聞網訊 為了推進“行知課堂”建設,提升教師教學實踐能力,10月11日,游仙區小枧鎮建華小學組織全校教師在會議室開展了以“深耕行動課堂培訓,賦能教師教學實踐”為主題的“行知課堂”建設與運用實操培訓教研活動。
經驗分享,共促成長
活動中,夏歡老師以“從我的富樂課堂大比武說導學案設計”為主題進行分享。她從三方面闡述導學案設計要點:一是明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清晰認知學習內容;二是重視自覺先學,將舊知復習與新知挖掘有機結合;三是落實三次小組合作,通過及時反饋與評價實現教學評一體化。
隨后,陳晨老師結合南通訪學經歷,分享“富樂課堂”評價量表。從自主先學(關注學案完成人數與質量,確保適宜學生后續學習)、有效合作(強調合作的組織性、機制性,要求解決基礎性問題并產生高質量新問題)、踴躍展示(鼓勵積極多樣、有序規范的展示形式)、大膽質疑(重視從先學中發現問題、提升提問質量與參與率,嘗試命題解答共享)四個維度,為教師們提供了課堂評價的具體參照。
校長引領,思維進階
該校校長鄧旖旎以“讓‘學案’點燃學生的高階思維——從‘教師如何教’到‘學生如何學’的思考,從‘大腦的復刻’向‘思維的喚醒’的進階”為題開展專題分享。
她梳理了學案設計的發展歷程:從“大腦的復刻(1.0版)”中傳統題單式學案的“題海跋涉”,到“大腦的建模(2.0版)”流程化向思想性的過渡,再到“大腦的雕刻(3.0版)”*中對教學重難點的精準把握、課堂環節的有效打通(先學為合作展示鋪墊、自主評學目標清晰),最終進階至“思維的喚醒(4.0版)”(通過分層設計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活力,實現從知識傳授到思維喚醒的跨越),在聚焦思維培養的基礎上,進一步融合學科特性與學習方法指導,讓學案更具學科針對性與實踐指導性。
鄧旖旎強調,學案設計要立足學生思維發展,讓“先學”真正成為高階思維的起點,助力學生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探究”。
教研賦能,助力課堂。該校負責人表示,此次教研活動,通過教師間的經驗分享與校長的專業引領,為“行動課堂”的建設與運用提供了實操指引與理論支撐,有效促進教師對導學案設計、課堂評價及學生思維培養等環節的深度理解,推動學校“行動課堂”建設向縱深發展,助力每一個生命在課堂中閃耀思維光芒。(史小林 黃友勇)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