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綿陽新聞網訊 為了深入踐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理念,推動單元整體教學與單篇精讀教學的有機融合,提升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9月28日,游仙區五里路小學成功舉辦了以“新標引路逐夢語文新程,精讀探驪點亮課堂華章”為主題的2025年秋游仙區小學語文多樣態閱讀教學研討之單篇精讀優質課展評活動。本次活動由游仙區教師進修學校、游仙區教育研究室主辦,重慶樹人研究院協辦,五里路小學承辦,全區共29名教師同臺競技,共話語文教學新路徑。
課堂展風采,新貌映初心
本次活動由游仙區教師進修校副校長李筱華、游仙區小語教研員姚愛萍老師及游仙區名師工作室伍高慧、趙靜、史智蓉三位優秀教師擔任評委。來自全區29所學校的參賽教師,以新課標為綱,深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巧妙整合教學資源,設計出一節節既有深度又不失溫度的語文課堂。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學生從被動接收走向主動探究,“講堂”真正成為“學堂”,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專家領航指方向,“三問三看”啟思考
說課展示環節后,仙鶴小學蘭蘭老師以《“三問三看”探說課選題》為題作專題分享。她提出,“三問”即一問選題價值,是否契合核心素養,是否立足學生發展的關鍵點;二問教學突破,是否路徑清晰、任務鏈完整,能否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發展;三問講授深度,能否將理論轉化為教學智慧,引導學生善問善思。“三看”則強調:一看單元導語,構建邏輯遞進的學習任務;二看教學疑點,精準定位教學難點;三看說課本質,實為育人路徑的選擇。唯有搭建起貼近學生認知、激發思維躍升的橋梁,語文素養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李筱華代表評委組作總結點評。她從四個維度對本次活動予以梳理:一是“看見教學智慧”,充分肯定教師在素養導向與文本解讀方面的專業功底;二是“亮點紛呈”,指出各校在單元整體教學、任務活動設計、教學評一致性等方面均有突破;三是“優化建議”,強調教學設計應注重閉環思維,語用訓練應貼近真實情境,課堂應圍繞核心問題展開;四是“守正創新”,提醒教師在重視語言運用的基礎上勇于探索教學新形態,實現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共生。
交流共融謀發展,篤行致遠向未來
本次展評活動不僅是教學技藝的競技場,更是理念交融、智慧共生的專業平臺。它有效促進了全區語文教師對單元整體教學與單篇精讀深度融合的思考,激發了教學創新的內生動力。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游仙小語人將繼續攜手同行,在語文教學的道路上深耕不輟,共同期待每一節語文課都能成為學生語言發展、思維進階、精神成長的沃土。(賀山林 黃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