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綿陽新聞網訊 當120載的厚重歷史與校友歸來的拳拳心意碰撞,三臺中學開展了以“桃李歸故園 共話臺中情”為主題的慶國慶中秋校園開放日活動,處處涌動著校友及社會各屆人士“回家”的溫暖。
校門口120周年祝福打卡牌,無疑是開放日首日最耀眼的“網紅地標”。從鬢角染霜的資深校友,到朝氣蓬勃的年輕學子,或獨自佇立,與母校地標同框;或三五成群,笑著喊出對母校的生日祝福。鏡頭咔嚓作響,將此刻的重逢與喜悅定格。每一張照片里,都藏著“我與三臺中學”的獨家記憶,字里行間的祝福,皆是對母校最深情的告白。
煥然一新的校史館內,人流絡繹不絕。作為記錄該校120年發展歷程的重要場所,這里珍藏著一代代臺中人的集體記憶。一件件實物、一幀幀老照片、一塊塊榮譽獎牌……串聯起三臺中學120載的辦學歷程與輝煌成就。校友們或俯身凝視展柜里的“時光信物”,回憶當年課本筆記;或駐足于校史沿革圖前,找尋母校發展的關鍵節點。校友們在觸摸歷史過程中,感受著“薪火相傳”的真諦。
若說校史館是“時光的沉淀”,那科技樓便是“未來的序章”。走進文峰創客空間,3D打印機的嗡鳴、機器人編程的光影讓校友們眼前一亮。從昔日的“黑板粉筆”到如今的“智能科創”,科技樓里的每一處細節,都是臺中人的“守正創新”。百廿名校正以科技為翼,托舉起一代代學子的科創夢想。
參觀結束后,長案上鋪著的留言冊和紅色書簽,成了校友們傳遞深情的“情感驛站”。留言冊上,校友們一筆一畫寫下對母校的祝福,字句鮮活赤誠。書簽桌前,校友們或寄語自己,或祝福母校……旁側的“祝福墻”上,一張張紅書簽載著期許、惦念深情,成了百廿臺中最溫柔動人的注腳。
據了解,首個開放日,該校接待校友及社會各屆人士超過200名,預計整個國慶中秋假期,將有上千名校友返校。校友重逢的感動、歷史的厚重與未來的期許在這一刻不期而遇;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與桃李滿天下在這一刻具象化。愿臺中精神如東升旭日,照亮每一段遠行的路,輝映每一位為家國、為時代奮進的臺中兒女!(陳艷林 黃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