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10月13日,以“文昌星耀大蜀道·漢服啟智聚英才”為主題的“七曲山‘文昌開筆禮’千人開智大典——吉尼斯世界紀錄挑戰”活動將在綿陽梓潼舉行。
屆時,1200名學子將同著漢服、共拜文昌,并沖擊吉尼斯世界紀錄。
活動將在《文昌洞經古樂》開場演奏下,通過知書明理·正衣冠、文運昌隆·拜文昌、朱砂啟智·明心眼、擊鼓鳴志·創功業、啟蒙描紅·學做人、詠頌經典·明古訓、感恩鞠躬·記恩情、祈福題牌·承宏愿等環節,以及創意柏木繪、智解魯班鎖、巧擊捶丸、手繪文昌年畫等關卡,沉浸式感受文昌文化的獨特魅力。

關于文昌文化的魅力,來梓潼七曲山體驗過的游客朋友們最有發言權。
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長假,恰逢梓潼七曲山第1105屆文昌廟會,絡繹不絕的游客們通過參加民俗盛宴、聆聽文昌洞經古樂、探秘千年古柏林,進行了一場穿越千年的文化之約。

梓潼七曲山,是川西北地區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這里素有“蜀道明珠”之稱,唐代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描述的“五丁開山”的故事,就發生在此。七曲山大廟也被譽為“文昌祖庭”,是中華文昌文化的發祥地。

文昌文化博大精深,涵蓋學問、知識、科舉、功名、倫理、建筑等諸多方面,很多文人墨客都很崇尚,并出現了“北有孔子,南有文昌”的說法。
始建于東晉的千年古建七曲山大廟,是文昌文化中建筑文化的體現,被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譽為“古建筑博物館”。這里集中了元、明、清三個時期的23座古建,規模龐大,無一不體現著古人巧奪天工的建筑技藝。

文昌文化的千年文脈,還有《文昌洞經古樂》。它起源于南宋,詞牌豐富、曲調優美、旋律多變、雅俗共賞,是國家級非遺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音樂活化石”。
游客朋友們來到這里,除了祈福、休閑、品嘗特色小吃,還能享受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帶來的無限韻味。內容豐富的文昌文化,吸引著無數文人學子前來熏陶,也讓大家對即將舉行的七曲山“文昌開筆禮”千人開智大典充滿期待。
?。ㄓ浾撸簞詵|)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