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體育場地建在群眾身邊、賽事活動辦在群眾身邊、健身指導送到群眾身邊——
全民健身讓幸福生活“動”起來
第四屆全國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廣場舞交流活動在北川舉行
近年來,北川高質量推進全民健身運動,將體育場地設施建在群眾身邊、將賽事活動辦在群眾身邊、把科學健身指導送到群眾身邊,讓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動”起來。以“體育+旅游+文化”為抓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承辦了眾多國家級、省級、市級重大體育賽事,打造具有北川特色的體育產業體系,通過系列賽事活動的舉辦,加大北川對外宣傳力度,帶動北川體育旅游經濟發展,讓全民健身運動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進一步提升其獲得感幸福感。
完善體育設施
打造15分鐘健身圈
近日,記者在北川桂溪鎮看到,鎮政府前的廣場改造為多功能體育場,可開展籃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等球類比賽,附近群眾時常到這里參加體育運動。“附近單位員工下班后喜歡到這里來打籃球,假期學生們也來這里開展比賽。”桂溪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切實解決群眾“健身去哪兒”的問題,結合鎮上實際情況,修建了這處多功能運動場,為全民健身運動開展奠定基礎。
陳家壩鎮多功能體育場建成后,舉行的第一場體育活動就是“苔子茶杯”全民運動會,該鎮300余名群眾參加了羌式拔河、推桿、押加等16個“羌”味十足的團體及個人項目,全民運動會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的健康意識。
“有了功能齊全的體育場,進一步方便了我們開展體育活動。”該鎮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下一步,將建設足球場、門球場以及舞蹈室、室內運動場等體育場所,并與附近鄉鎮聯合開展賽事運動會,推動片區文化活動交流。
據了解,北川全縣建有登山步道、健身步道和騎行道38.46公里,全民健身點42個,體育場地總面積54.5683萬平方米,全民健身設施覆蓋了各鄉(鎮)、社區,基本建成15分鐘健身圈,人均擁有室外體育設施面積3.19平方米。作為體育運動設施的升級版,北川已有多個鄉鎮建起了多功能運動場,今年還將在更多鄉鎮建設多功能運動場,進一步滿足群眾運動健身需求。
滾鐵環
一鄉一鎮一特色
民俗體育活動接地氣
日前,白坭鄉桃源村舉行了主題為“展桃源風采、強群眾體魄”的農民趣味運動會。運動會以村組為單位組隊參加,參賽選手在拔河、剝玉米、抱南瓜、推桿等項目中大展風采,比賽現場,吶喊聲、歡笑聲交織在一起,熱鬧非凡。
“家門口辦的運動會,非常熱鬧,很接地氣,我參加的拔河比賽特別有意思,希望多開展這樣的活動,現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僅‘要運動’,還要‘會運動’。”村民呂永強說。趣味運動會結合了農耕、農情、農趣,展示鄉土風情,突出運動樂趣,弘揚農耕文化,彰顯農民風采,促進農民體育和鄉村振興有機融合。
今年以來,北川已舉辦青少年籃球錦標賽、慶新春羌族傳統體育“古斯都”運動會、登高健身大會等10余場運動會,包含傳統體育項目、趣味運動會以及羌民俗體育項目,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讓群眾身心越來越健康。
近年來,北川創新舉措開展各具特色的農民運動會,各鄉鎮按照“一鄉一鎮一特色”,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全民健身運動。片口鄉結合傳統節日“水龍節”開展舞龍、舞獅、采蓮船等民俗體育活動;青片鄉結合“情歌節”開展穿越插旗山、推桿、沙朗、扭棍、爬天桿等民俗運動會;永昌鎮發揮地域優勢,主動與縣體育協會對接,組織社區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全民健身運動;曲山鎮、通泉鎮、壩底鄉、陳家壩鎮等鄉鎮的農民運動會已成為當地的品牌賽事,并帶動鄉村旅游業發展。
押加
挖掘傳統資源
開發羌族體育項目
在永昌幼兒園,學校將羌族民間游戲引進教學活動中。老師們將收集到的羌族傳統體育游戲素材進行編排,形成了押加、推桿、抱蛋等羌族趣味游戲。“羌族趣味游戲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故事、民族智慧,是幼兒了解羌文化的紐帶。”該園老師說,開發羌族趣味游戲不僅能讓幼兒體驗到游戲的樂趣,還能在寓教于樂中弘揚傳統文化。
據了解,羌族特色體育教學在北川眾多學校常態化開展,北川具有羌族傳統體育和羌族文化遺產特色優勢,在推動羌族傳統體育項目進校園的同時,大力挖掘羌族傳統體育資源,編寫羌族傳統體育項目競賽規則,研發制作羌族傳統體育器材。
北川羌族傳統體育項目蹴球、押加、推桿、爬天桿、羌式拔河、跳背簍、丟窩窩、抱蛋等非常具有觀賞性,其中羌族“爬天桿”入選為2020中華體育文化優秀民族項目全國十佳,“古斯都”(羌語:咱們一起來運動吧)已成為羌族的品牌賽事。
北川還依托九皇山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開展冰雪冬(夏)令營,逐步將輪滑等相關冰雪項目融入中小學課堂,依托通航產業園航空飛行營地,加快建設包括航空模型、低空飛行器、輕型飛機、熱氣球、直升機等以航空運動為基礎的航空飛行營地與青少年航空教育基地。
乒乓球教學活動
賽事+文旅
助推體旅融合發展
第四屆全國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廣場舞交流活動、2023年四川省學生(青少年)田徑冠軍賽、四川省第十屆老年人運動會氣排球比賽、四川省第四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押加比賽……2023年,北川高質量承辦了國家、省、市體育活動13場次,舉辦縣級賽事16次場次,參賽人員達3.3萬人次,直接帶動經濟增收1000余萬元,有效促進了文體旅深度融合發展,為推動北川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此外,北川還實施體育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五年行動,加強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運動場、健身步道、戶外運動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近年來,北川通過大力開展體育賽事活動,助推體旅融合發展,先后獲得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老年體育先進單位、國家體育產業示范項目、四川省體育旅游示范基地等榮譽。
3月,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發布第二批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區)和全民運動健身模范縣(市、區)入圍創建名單,北川羌族自治縣入圍全民運動健身模范縣創建名單。北川將以此為契機,鞏固提升優勢,抓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賽事活動、健身指導、青少年體育等重點項目建設,探索體醫融合、體教融合、體旅融合等模式,促進體育消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運動健身和健康生活的新期盼、新需求。
(北川融媒北川教體局 記者 胥江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