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最美農村路——許青路
日前,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示了2023年度四川省最美農村路評選結果,梓潼縣許青路入選。近年來,梓潼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機遇,突出交通“先行官”作用,把農村公路作為經濟發展的“大交通”、農民致富的“大民生”,全面推進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走出了一條農村公路建管養運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全縣農村公路里程達到2494公里,公路網密度173公里/百平方公里,行政村“雙通”率達到100%。
最美道路
鄉村活力持續迸發
梓潼縣許青路緣何入選全省最美農村路?近日,記者來到許青路,看到整條道路附屬功能設施齊全,全線實施農村公路安全防護工程,道路標識標線完整,路長制管護機制健全,路田、路宅分界清晰,并進行了路旁綠化、美化,一路風景如畫。
實踐充分表明,修好農村公路,實現山鄉公路美,流動的鄉村活力會持續迸發。
許青路是梓潼縣道高小路最重要的一部分,原為梓潼縣許州鎮至江油市青林縣道,于2022年升級改造完工并入高小路。整條線南起梓潼縣瑪瑙鎮,北至梓潼縣副中心許州鎮,分別與三臺縣、江油市接壤,途經梓潼縣觀義、石牛、臥龍等鎮,橫貫梓潼南北及西部丘區,與國道G347、G108和省道S209連接成網,沿途設有公交站臺、金通工程招呼站、交通驛站等19處,聯通場鎮6個、村30個,輻射村社22個、約12.7萬人口。
升級改造后的許青路像一座“鴻橋”,飛架于山嶺河谷之間,穿梭于田野林海之中,蜿蜒于薄霧濃云之下,連接起鄉村人文之美,托起鄉村振興之夢。
以路興產、以產帶業。許青路通過與高小路的連接串聯起鴨鶴巖風景區、千佛巖摩崖造像、梓潼縣紅軍紀念園等旅游景點和國家級水稻制種示范基地、梓潼20萬畝蜜柚產業核心示范區等特色產業園區,走出了農產文旅深度融合的特色發展之路。
X102高小路
多規融合
實現縣鄉村組全覆蓋
農村公路越伸越遠、越織越密,非一日之功。
近年來,梓潼縣積極搶抓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交通強國、四好農村路建設等重大利好政策機遇,將城鎮國土空間規劃、旅游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生態規劃與農村交通發展規劃多規融合,全力構建“三高”交通骨架、不斷拓展“三線”交通動脈,重點織密一張農村公路網。深度結合鄉村振興和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高起點規劃了一批鄉村道、產業道、旅游道和農村斷頭路等項目,努力織密農村公路網,暢通城鄉聯系“微循環”。
一路通、百業興。“現在道路修到了田間地頭,村民出行和搞好農業生產十分方便。”臥龍鎮金谷村村民黃青龍說,他計劃再租賃300畝土地發展水稻制種產業,以后的日子會越過越好。
村民稱贊的這條道路,是X102高小路,連接臥龍鎮金谷村和黎雅鎮蘭花村,總長9.6公里,于2023年建成通車。近年來,梓潼縣新改建農村公路1054公里,累計完成投資42億元,“四好農村路”不斷向旅游農業產業和田間地頭農戶延伸,有力提升了縣域交通道路覆蓋面和通達率。同時還建立財政常態投入機制,每年投入1200萬元用于農村公路養護。提前實施并完成“十四五”農村公路安防工程157公里,實現縣、鄉、村、組全覆蓋。
織密網絡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農村公路網絡不斷完善,有效促進了城鄉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雙向流通,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梓潼縣通過全面推進運輸領域綜合改革,實施“鄉鎮綜合運輸服務”改造,打破通村客運傳統班線“三定”經營模式。
深入實施農村客運“金通工程”,推動實現城鄉公共出行服務均等化,探索建設“美麗清新、安全綠色、便捷優質、精細管理”的鄉村客運。截至目前,完成鄉村客運車輛改造119輛,新建村級招呼站牌162套,162個建制村開通了班線客運及區域化經營,27個建制村實行了預約響應式服務。加速“交郵快”一體融合,著力健全鄉村客運服務體系,構建鄉村客運網、郵快網、物流網、旅游網、商業網“五張網絡”,支持農村客運直接參與郵政小件快運,實現山貨進城、城貨下鄉、電商進村、快遞入戶,足不出戶、貨運天下。
近年來,梓潼縣全力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成功創建市級“四好農村路”示范鄉鎮7個,縣級示范村20個,與重慶市璧山區簽訂共建成渝地區“四好農村路”示范區合作協議。推動“交通+產業”,投資9000萬元暢通農業產業聯園串戶道路紐帶,高質量建成臥千路等產業道路67.4公里、示范路7公里。推動“交通+旅游”,建成了長卿至宏仁、G347線到“兩彈城”等旅游道路,帶活了景區和鄉村旅游,助農增收。推動“交通+扶貧”,統籌整合資金3.12億元,累計實施脫貧攻堅通村通社道路520公里,進一步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袁小龍 趙怡 綿報融媒記者 劉曉東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