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各地各單位依托資源優勢,推出特色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用好用活紅色資源 匯聚奮勇爭先合力
綿陽新聞網訊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市豐富的紅色資源吸引著來自全市乃至省內各地的學習參觀者,也激勵著綿州大地廣大黨員干部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奮勇爭先。
江油市武都鎮王右木紀念園、梓潼“兩彈城”、北川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近日,第二屆全省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綿陽選拔賽在市文廣旅局舉辦,來自江油、梓潼、北川等地的6名專業講解員、7名志愿講解員參賽,講述家門口黨史故事。紅色資源是鮮活的歷史,也是黨史學習教育最生動的教材。為充分發揮全市紅色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市黨史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進一步傳承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市文廣旅局緊抓本次大賽契機,精心籌劃本次選拔賽,以賽促訓,充分利用紅色資源,講好黨史故事,以史育人、以情感人,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除了講好紅色故事,我市還積極盤活紅色檔案資源,做實黨史學習教育。市檔案館積極發揮檔案記錄和傳承紅色精神的獨特優勢,緊緊圍繞“收集檔案記錄黨史、挖掘檔案傳揚黨史、利用檔案學好黨史”三個主攻方向精耕細作。市檔案館開展紅色史料征集,在全市范圍內廣泛征集黨和國家領導人來綿調研、視察、慰問,以及我市重大活動、重大歷史事件、重大慶典的影像、手跡等檔案資料,以更好地保護紅色檔案史料。市檔案館還深入挖掘館藏檔案資源,組織編輯《檔案見證—中國共產黨綿陽100年光輝歷程》圖冊,從檔案視角講述綿陽地方黨組織的百年奮斗史,為黨的百年華誕獻禮。此外,籌劃“黨旗飄揚-講紅色檔案故事”活動,用檔案見證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用檔案展示綿陽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歷程。
全市各地各單位依托紅色資源,以優秀作品教育人、鼓舞人,還開展極具特色的活動,掀起了黨史學習教育熱潮。
近日,在綿陽師范學院圖書館廣場,稅務干部、大學師生、音樂工作者等300余人參與的“快閃”《唱支山歌給黨聽》激情上演,他們以最質樸深情的歌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快閃現場,稅務干部和師生一邊揮動著國旗,一邊放聲高歌,大家精神飽滿、歌聲嘹亮,小提琴獨奏、舞蹈穿插其中,唱響了愛黨愛國主旋律,吸引了廣大師生、周邊市民駐足圍觀,有的舉起手機,記錄這激情的一幕,有的隨著旋律跟唱,全場沸騰,熱情高漲。據了解,此次快閃活動是由市稅務局組織策劃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文化活動之一。
近日,在江油市永勝鎮平根廣場,50多只高高掛起的燈籠格外引人注意,燈籠下掛著競猜的黨史內容,答對就有獎品。這是永勝鎮組織的“我知黨史大擂臺”的猜燈謎活動。猜燈謎的內容不僅包含了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內容,還融入了江油當地黨史內容,讓黨史更加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讓百姓學活黨史,讓黨史入腦入心。在現場,有的村民三五成群的一起研究謎題,有的一鼓作氣連撕幾條謎題,全部答對直接抱走大獎,活動現場準備的300余條謎題一上午就被全部答完。接下來,永勝鎮還將開展更加靈活多樣的黨史教育活動,包括紅色故事會、紅歌賽、演講比賽等,組織引導廣大黨員群眾,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引導廣大黨員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近日,平武縣響巖鎮黨史宣講隊組織全體機關黨員干部、村(社區)干部及學校師生代表來到響巖烈士陵園,宣講講師向參加活動的黨員干部、師生著重講述了響巖烈士陵園建設背景及長眠于此的18位烈士犧牲事跡,深切緬懷犧牲的烈士。英烈已逝,但精神永存。參加活動的黨員代表表示,將深入學習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立足工作崗位,踐行初心使命,為建設美麗平武作出更大的貢獻。
近日,在鹽亭縣文通鎮石牛廟場巍峨的紅軍紀念碑下,文通鎮全體機關干部和部分村干部聚集在此舉行“學習黨史傳紅軍精神”主題黨日活動,聆聽黨員王昌亞講述紅四方面軍在當地浴血奮戰、發動勞苦大眾“打土豪、分田地”的可歌可泣的故事。王昌亞講道,為了銘記歷史,傳承紅軍精神,鹽亭縣于1988年8月1日在石牛廟建立了紅軍紀念碑,這個紀念碑不只是一段歷史記憶,更是長征精神的延續。(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李春梅 安達福 陳元松 黃小芹 田明霞 任露瀟)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