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參觀紅色景點 如何選擇公交出行
綿陽新聞網訊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不少家長都計劃在周末或節假日帶上孩子去周邊的紅色景點,讓孩子了解、學習先烈們的偉大貢獻。對此,市公交集團公司發布了紅色旅游公交線路指南。
南山烈士陵園:位于涪城區南塔路,由烈士公墓、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廣場等建筑物組成。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四川省烈士紀念建筑物重點保護單位、綿陽市國防教育基地。
乘車線路有市內10路、75路公交至南山公園站;還可選乘:4路、6路、9路、16路、19路等在南山附近站點下車。
鄧稼先雕像:位于人民公園內,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制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鄧稼先始終在中國武器制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1999年被追授為“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由于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
乘車線路有1路、3路、5路、6路、8路、10路、12路、13路、15路、17路、27路、29路、32路、35路、36路、43路、44路、46路等。
德政耕讀園:位于涪城區豐谷鎮清水村,譚德政1924年考入江油縣龍綿聯立師范學校,積極開展革命宣傳和學生運動。1927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并秘密成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涪波社”。1928年,在綿陽左家巖百池口創辦日新小學,進行革命的啟蒙教育。1932年,成功組織“飛行集會”。1933年9月,任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長。1933年10月,因叛徒出賣而被捕,不久被殺害于忠烈祠。
市民可乘坐30路,在6711倉庫站下車。綿陽縣解放紀念塔:綿陽縣解放紀念塔位于人民公園東門南側。為紀念綿陽縣解放,1952年,綿陽縣人民政府將碑文上原字跡以灰漿覆蓋,成為無字碑。1966年夏,綿陽縣人民委員會在“破四舊”活動中,拆除紀念碑周圍欄桿,鏟沒碑文,將其改建成“綿陽縣解放紀念塔”。塔正面鐫刻有“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萬歲!”北側鐫刻有“無產階級專政萬歲!”東側鐫刻“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萬歲!”西側鐫刻有“為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而奮斗!”的標語。1995年4月,綿陽縣解放紀念塔被綿陽市委、市政府確定為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乘車線路有1路、3路、5路、6路、8路、10路、12路、13路、15路、17路、27路、29路、32路、35路、36路、43路、44路、46路、48路、51路、71路等。
紅四方面軍長征紀念碑:位于游仙區東宣飛龍山。1935年4月,紅四方面軍十二師三十四團來到綿陽,駐扎在游仙東宣飛龍山。東宣鄉親們在紅四方面軍的幫助下打土豪、趕惡紳、建立蘇維埃政權。雖然最終38名烈士被反動勢力殺害,但他們為革命獻身的精神卻熠熠生輝。
市民可乘坐313路公交車。
兩彈一星紅色教育基地:位于游仙區科學技術館內,老一代科學家和廣大研制人員克服了各種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突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取得了中華民族為之自豪的偉大成就。1964年10月16日,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導彈核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兩彈一星”精神成為20世紀中國人民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可貴民族精神。
乘車線路有3路、14路、17路、20路、22路、24路、25路、29路、46路、50路、51路等。
(田華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尹秦)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