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次人才與技術需求對接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近一年來,高新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落實上級重要部署決策,不斷創新人才工作理念、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激發和增強人才活力,以人才資源新優勢推動高新區建設西部一流高科技園區。
□譚燕文/圖
完善政策強支撐
高新區聚焦高質量發展,新出臺《綿陽高新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辦法》,在站博士后培育資金補助提高至每年8萬元,對出站留高新區工作博士后,明確給予最高30萬元的資金補助,強化工作站在高端人才育留方面的作用發揮;出臺《綿陽市新型顯示產業功能區人才若干支持措施(試行)》等人才新政,全年兌現各類項目和人才團隊獎補資金1990余萬元;服務企業申報2020年市級“科技城人才計劃”,12個項目獲得1150萬元資助資金,項目數量和資助金額均為全市第一。
創新舉措搭平臺
高新區強化平臺引才,成功建成全省首批院士(專家)產業園,爭取省級資金300萬元。成立重慶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綿陽高新區工作站、四川省特聘專家服務工作站,在站專家達50名。依托國家技術轉移西南中心高新區分中心,已聚集包括中物院等國防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專家100余名、可轉移轉化知識產權及科技成果200余項。
強化平臺育才。依托高新區黨群服務中心建立干部人才成長學院,舉辦首屆高層次人才專題研修班走進聯想(成都)活動、“賦能升級·智造未來”智能制造企業走進西安研修活動等,累計培訓轄區內黨員干部、各級各類人才5130余人次。強化大賽選才,成功舉辦第五屆全國創新挑戰賽(綿陽)技術融合專題賽,13個“揭榜掛帥”團隊落戶高新區。
招才引智樹品牌
高新區深化“智匯綿州·筑夢高新”校園招聘活動,組織40家企業,赴15所高校舉辦專場招聘會23場,引進高校畢業生1367名。積極應對新冠疫情影響,助力長虹、京東方等重點企業復工復產,積極推廣“互聯網+”人力資源服務,首次嘗試“職等你來”線上+線下招聘,直播間觀看量達1058.8萬次,精準推送用工需求80萬條,招引技能性人才4000余人。設立上海、深圳、廈門3個招才引智聯絡站,構建9大“雙招雙引”渠道,全年引進重大人才項目團隊9個。重慶大學、四川省高端人才服務中心定點在高新區舉辦“先進制造科技成果”“人才科技成果”等發布會。
據綿陽高新區黨群工作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下一步工作中將全力推進中國(綿陽)科技城新型顯示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特色人才引育平臺建設,圍繞電子科大、重慶大學、西南科技大學、長虹、京東方協同推進院企合作。持續做好人才招引品牌系列活動,開展好“智匯綿州·筑夢高新”高校專場招聘活動,加大駐外招才引智聯絡站引才力度,深化“互聯網+”人才資源服務。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