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新觀念 培育新風尚
民政部門提醒市民文明祭祀
綿陽新聞網訊 清明期間,為積極響應號召,樹立文明祭祀新觀念,培育文明祭掃新風尚,用實際行動共建文明和諧的美好家園,3月31日,市民政部門發出以下祭掃倡議。
一、做好疫情防控,過健康清明
為保障您和家人的健康,今年清明節期間,全市12所公墓將繼續通過“仁孝四川綠色祭祀”預約祭掃微信小程序、電話等方式預約開展實地祭掃,請您積極關注疫情防控形勢,自覺遵守疫情防控各項要求,主動配合體溫檢測、佩戴口罩、“四川天府健康通”掃碼、亮碼等防疫措施。
二、增強安全意識,過平安清明
春季是全市森林草原防滅火的緊要關頭,倡導廣大市民嚴格遵守《防火令》、《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條例》等有關防火規定,時刻樹牢防火意識,不在廣場小區、街道巷口、林區、集中居住點等場所焚燒冥幣,不燃放煙花爆竹,禁止攜帶易燃易爆物品和火種到林區,自覺做到不在山頭、林地、墓地焚香燒紙、點燃蠟燭,嚴守安全底線。
三、轉變思想觀念,過綠色清明
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倡導“簡祭”“禮祭”“網上祭奠”等新的祭奠形式,反對鋪張浪費,破除祭掃焚燒香燭紙錢、燃放煙花爆竹等舊俗陋習,積極樹立生態環保的理念,倡導通過植樹、獻花和家庭追思會等文明環保的祭掃形式來寄托哀思,共同保護清潔衛生、綠色生態的自然環境,還清潔明凈于清明節,使清明節成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合的節日。
四、弘揚傳統美德,過文明清明
廣大黨員干部要嚴格執行《關于公職人員帶頭落實森林草原防滅火要求的規定》自覺做到“五個帶頭”“五不準”,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自覺以文明安全的形式開展清明祭掃活動,以實際行動引領和帶動身邊群眾,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提倡老人在世時多盡孝心,親人逝去后不大操大辦、互相攀比,樹立厚養禮葬的新觀念。倡導社會各界志愿者積極參與文明祭掃、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共同營造文明、健康、和諧的節日氛圍。
(陳振宇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實習記者 何安安)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