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梳理上線應用場景 下放便民服務事項
我市“一件事一次辦”延伸至基層
綿陽新聞網訊 “截至目前,已重點圍繞群眾最關心的“三就四子”(就業就醫就學,砍樹子、修房子、生孩子、開店子)梳理了30件群眾常辦“一件事”目錄。3月16日,記者從市政務服務監督管理局獲悉,當前,我市以綿陽市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臺為支撐,從“我要開食品小經營店”著手,梳理上線“三就四子”等基層群眾常辦的30件便民服務“一件事”應用場景,通過流程再造、事項下放,將權力還給基層。
為確保事項下放全,基層政府“能辦事”,我市公布了“一清單四目錄”,將36項行政審批事項進駐便民服務中心辦理、80項公共服務事項下放便民服務中心辦理、12項高頻事項確定由村(社區)代辦,由市政務服務監督管理局統一梳理申請材料、承諾時限、辦事流程,全市統一實施,為下一步“全市通辦”乃至“全國通辦”打好基礎。目前,166個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全部接通四川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綜合窗口受理人員、承接機構審批人員注冊認證、事項認領、委托、下放、更新、四川政務服務網鄉鎮站點信息更新等工作已基本完成。
如何將法律法規的專業、嚴謹轉化為群眾所需要的通俗易懂?我市將涉及到多個部門的多個事項轉化群眾眼中的“一件事”,梳理公布為便民服務“一件事一次辦”清單,通過環節、材料、流程整合,實現整個審批流程再造。目前,已重點圍繞群眾最關心的“三就四子”梳理了30件群眾常辦“一件事”目錄。不僅如此,在四川政務服務網綿陽市縣級站點搭建便民服務事項“一件事一次辦”專區,開發建設綿陽市“一網通辦”場景受理系統,實現縣鄉村三級群眾辦事“全程網辦”,后臺審批“全程留痕”,審批流程“全程監管”。通過申請表轉化為電子表單、材料調用復用、電子材料、電子簽名、電子印章等方式逐步減少申請材料,實現零材料申報。
如何管住權力“任性”,讓“事”不再難辦,讓“門好進、臉好看、事好辦”成常態?我市全面公開辦事信息,依托省政務服務網綿陽市“一網通辦”平臺,實現信息及時全面公開,審批過程全程監管:在全面公開便民服務中心日常管理“七個制度、四個公開”的基礎上,公開“一件事”辦事信息,如辦理時限、辦理地點、申請材料、辦理流程、投訴電話等,并通過線下實體大廳、網上大廳等多渠道發布;設置“一件事”線上進度查詢,做好辦件進度可查詢;依托省平臺和場景受理系統,推行所有事項線上運行,做到全流程可跟蹤。(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謝艷)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