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潮涌創新,航電引領未來,智聯廣袤天穹。9月28日,第十三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1+4+N”系列產業活動——“逐夢航電·智聯天穹”中國(綿陽)科技城航空電子產業合作投資懇談會在經開區召開。

會議以“逐夢航電 智聯天穹”為主題,邀請國內外航空電子領域的頂尖專家、行業翹楚和企業家共聚一堂,圍繞技術前沿、產業趨勢、政策環境、合作機遇等展開深度對話和思想碰撞,攜手并進,共同譜寫四川航空電子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航空電子作為產業是現代航空工業的核心,被譽為現代航空器的“大腦”和“神經”,是國家戰略安全與高端制造的關鍵領域。當前,全球航空產業正迎來深刻變革,為航空電子產業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和市場空間。活動現場,三家標桿性的航空電子鏈主企業,帶著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新機會“亮相”——
◆四川華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焦企業發展態勢、高速系統互連、技術創新成果和攻關需求進行發布;
◆四川長虹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540V高壓直流鋰電源系統,將滿足新一代無人機的急迫需求,填補國內空白,是無人機領域首次應用,推動國內低空經濟領域發展;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發布的5G-AeroMACS產品廣受關注,這是一項根據國際民航組織標準體系,研制的新一代機場場面無線移動寬帶通信技術研制的航空通信產品,能夠極大增強管制員和飛行員共同情景意識,是一項根據國際民航組織標準體系,研制的新一代機場場面無線移動寬帶通信技術研制的航空通信產品,能夠極大增強管制員和飛行員共同情景意識,對推動智慧機場、智慧民航建設與發展,提升我國民航領域技術自主可控水平有著重大意義。

這些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新機會,不僅是企業自身創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綿陽航空電子產業“四新”活力的生動體現,更讓在場嘉賓看到了綿陽航空通信領域的創新潛力,更為產業鏈合作提供了更多新方向。
毋庸置疑,新技術轉化、新產品量產、新場景落地都離不開資金的有力支撐。活動現場,四川九洲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四川三江招商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創設航空電子產業發展基金,為綿陽航空電子產業注入強勁動力。

據悉,基金創設后,將重點投資基礎材料與核心器件、電子系統集成以及無人機、eVTOL等新興裝備領域,通過資本運作與產業協同推動綿陽航空電子產業鏈向高端化、集群化發展。通過資源整合與產業協同,成為賦能企業成長、推動綿陽航空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紐帶。
從技術研發的協同攻關,到產業資源的高效對接,再到高端人才的引進培育與科技成果的轉化落地,都離不開專業平臺的支撐。活動現場,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長虹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高校和企業共同成立航空電子產業及配套公共服務平臺,共同致力于提升高端裝備制造水平、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
作為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建設的中國唯一科技城,在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確綿陽作為全省航空航天和低空經濟產業鏈主要承載地基礎上,綿陽正以經開區等屬地為主要承載地,華豐科技、九洲空管、長虹電源等鏈主企業為牽引,依托西南科技大學、國家空管監視與通信系統工程技術中心等科研創新平臺,圍繞航電系統、連接器、傳感器、航空電源等領域精準發力,航空鎘鎳蓄電池組、LED照明系統等一批關鍵產品長期穩定供應中國商飛,成為全國空管及航電國產化產品主要研發生產基地。目前,綿陽航空電子產業產值達到50億元,預計2030年突破100億元。

集群才能成勢,合作方可共贏。現場,綿陽向在場企業、嘉賓發出誠摯邀約,期待在高性能電子元器件、高性能芯片、高精度傳感器電容器、高端電子預警系統、飛行控制系統、顯示控制系統等領域加強合作,攜手推進航空航天產業建圈強鏈,在“雙向奔赴”中共享科技城建設寶貴機遇。
資源共享、需求互補,這也是一場促進航空電子領域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碰撞會”。現場,低空互聯EWIS基地建設項目、電子高端新能源線束及智能連接系統產業化項目、無人機配套及應用項目、精密連接器與航空航天結構件項目完成簽約。
一個多小時的活動,各環節層層相扣,每個環節都凝聚著專家、企業、嘉賓們對綿陽航空電子產業的關注,對未來合作的期待,對產業發展的信心。
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唐敏,副市長、科技城黨工委副書記鄧輝出席活動并致辭。
(記者 謝艷 唐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