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首勇
小時候,我看過一部名為《孔雀公主》的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古代愛情悲劇,至今仍在我記憶中留有一些印象。
那時,觀看電影很少,人們的思想較為正統,拍攝的影片也十分純凈。電影里有個場景令我印象深刻:孔雀公主在湖里沐浴后,穿上長裙的背影,她的長發飄飄,一直垂到背心。當時我正處于十二三歲的朦朧青春期,只覺得孔雀公主宛如天仙,那動人美麗的畫面,強烈地牽動著我的心弦……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我已從少年步入中年,但銀幕上的那個形象,依舊珍藏在我的記憶深處。
當時,我并未細想這部影片為何在“公主”前加上“孔雀”二字。其實,在歷史悠久的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積淀中,孔雀一直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我甚至認為,凡是帶有“孔雀”字樣的命名,都與沉淀下來的孔雀文化寓意息息相關。
年少的我未曾料到,三十多年后,我竟會站在拍攝這部電影的孔雀湖邊,呆呆地望著清凌凌的湖水,尋覓著魂牽夢繞的孔雀公主的影子。走近湖邊,我才從導游口中得知,這是唐國強老師初出道不久時飾演的作品。我心想,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拍攝這樣一部影片實屬不易。那時,在這大山深處,交通肯定極為不便。即便如今,坐汽車仍需翻山越嶺,還要經過亞洲第一高架橋,據說這座橋的垂直高度約二百米。
正因如此,我對這湖投去了更多關注的目光。孔雀湖并不大,可我連一只孔雀的影子都沒瞧見。正納悶時,導游說還未到觀賞孔雀的時間,要先游覽完上面的景點,大約下午五點鐘才行。因為心里惦記著孔雀湖,我對其他景點興致缺缺。況且,那些景點確實沒多少吸引人之處,唯有陳列的哈尼族農具和生活用品,還能引起我的一些興趣。
終于,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來臨了。先前路過時,湖邊還冷冷清清,如今,小小的湖泊早已被里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泄不通。周圍瞬間熱鬧起來,仿佛湖水也燃起了火苗,炙烤著人們熱切的目光。每個人幾乎都瞪大了眼睛,許多人拿出相機,有長焦距的,也有短鏡頭的;還有人舉起手機,或是寬屏幕的平板電腦……突然,幾聲清脆的哨音響起,兩個身著孔雀藍色服飾的少女出現在湖邊淺淺的草地上。很快,一撥孔雀從左上方濃密的樹林里翩然而下,密密麻麻的一大片。雖然這些孔雀都沒有繽紛多彩的尾巴,體態小巧玲瓏,但依舊引得眾人一陣嘖嘖贊嘆和欣喜。與此同時,孔雀們輕輕扇動翅膀,徐徐停歇在草坪上。兩位少女隨即將夾在身側竹篾里的谷粒撒向地面,她們一邊走一邊撒,孔雀們便緊緊跟在身后,四處啄食……還沒等我回過神,第二撥、第三撥孔雀又紛紛飛來,不大的草地上滿是孔雀的身影。它們有的信步閑游,好似在看庭前花開花落;有的四處覓食,一副忙碌的模樣;還有的四處張望,脫離了“大隊人馬”,游走到游人近旁,甚至有一兩個游人伸出手掌去逗弄它們……
看著被滿地孔雀簇擁著的兩個女孩,我仿佛覺得她們就是真正的孔雀公主,就像我看過的電影里的那一位,從遠古翩然而來,登上銀幕,帶著濃厚的民族色彩,留下永久的傳說,又悠然來到我們眼前……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