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孟歆迪 顏維琦
隨著人口老齡化尤其是高齡化的演進,上海戶籍老年人口已突破568萬人,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就醫陪診需求日益凸顯,催生了“陪診師”這一新興職業群體。
3月24日,2025年上海市陪診師培訓啟動會在上海舉行。本項培訓由上海市民政局和上海開放大學共同舉辦,上海市養老服務和老齡產業協會協辦。培訓采用“政校行企”協同育人模式,上海市民政局會同上海市衛健委、上海開放大學、上海市養老協會等單位,聯合開發陪診師培訓大綱,系統構建了涵蓋陪診基礎知識、陪診服務流程與規范、醫療基礎知識與急救技能、溝通與心理支持、實訓教學、法律責任與糾紛化解等六大模塊的課程體系。由上海開放大學負責全市陪診師培訓,上海市養老服務和老齡產業協會組織考核。
上海開放大學黨委書記閔輝在啟動會上表示,近年來,上海開放大學發布《陪診師從業技能要求》等養老服務系列團體標準,建設系列課程資源,培育系列師資團隊,創新開展養老評估師、老年安寧療護、陪診師等8類緊缺人才培訓,覆蓋從業人員10900人次,構建了“全方位、全要素、全鏈條”養老服務人才培養體系。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沈敏介紹,今年1月,上海市民政局聯合上海市衛健委印發《上海市老年人助醫陪診服務試點方案》,就是要通過規范化、專業化、人性化的陪診服務,解決老年人就醫過程中的“急難愁盼”問題,讓老年人“看病有依靠、就醫更舒心”。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