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超”聯賽開賽以來,綿陽九洲長虹隊91號沈健平憑借多次關鍵傳球,成為球隊進攻端重要推動力。
25歲的沈健平從小就對足球充滿熱愛,10月18日與阿壩州雪山雄鷹隊一戰,他憑借與隊友的精妙配合,被網友稱為“綿陽迪馬利亞”(迪馬利亞:阿根廷著名職業足球運動員)。
10月20日,記者見到沈健平時,他剛從成都趕回綿陽,匆匆陪家人吃過午飯,與一歲多女兒短暫相聚后,便趕赴三臺集訓。

沈健平(右二)在與阿壩隊的比賽中
復盤阿壩之戰 團結為基 心態穩則勝算足
回顧10月18日與阿壩州雪山雄鷹隊的比賽,沈健平直言,球隊取勝的核心在于整體團結與嚴格執行教練的技戰術安排。
“在場上,每個位置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作為后衛,我的首要任務是把球出好,同時充分相信隊友,看到隊友跑出空檔就及時傳球,大家齊心協力才能拿下比賽。”那場比賽中,沈健平貢獻了多次關鍵傳球,他將功勞歸于團隊,“我只是做好了自己該做的事,把球傳出去而已。隊友進球時我特別開心,因為我們是為了綿陽隊的勝利在拼搏。”
比賽過程并非一帆風順,阿壩隊的防守強度超出預期,沈健平有幾次傳球被攔截后,對方迅速發起反擊。不過他很快調整好了心態,“賽前教練組就提醒我們,對方防守會很嚴密,兩個后腰防守強硬,失誤不可怕,關鍵是及時調整。后來隊友過來幫我協防,我們針對性防守對方球員,很快就擺脫了影響。”
而在客場作戰時,阿壩隊主場球迷熱烈的吶喊聲也未干擾到他,“在場上最重要的是專注比賽,和隊友保持溝通,做好自己的事情就不會受外界影響。”沈健平說。

沈健平(左)與隊友慶祝進球
拆解傳控密碼 戰術引路 攻防平衡顯實力
從對陣廣元隊、甘孜隊、德陽隊,再到與阿壩隊的比賽,沈健平多次送出極具穿透力的直塞球。談及如何精準捕捉對方防線空檔,他認為,這離不開平時訓練中的戰術模擬與隊友間的默契。
“教練組會在訓練中安排邊路配合等細節戰術,提前模擬比賽中可能出現的情況,讓我們在場上能更從容地應對。”沈健平說,“傳球瞬間的一個眼神,或是平時積累的配合習慣,就能讓隊友明白我的傳球意圖,他們及時跑位,我再把球分出去,形成流暢的進攻配合。”
賽前針對阿壩隊的防線,綿陽隊的教練團隊也做出了針對性布置,明確將進攻重心放在兩側,并給沈健平分配了特定任務。“教練要求后腰拿球時,邊前衛要前提,身后的空檔由我來銜插。上半場我們多次嘗試這種打法,可惜沒能形成威脅。下半場對方體能下降,我們繼續堅持這套戰術,終于打出了威脅進攻。”
作為后衛,沈健平需要兼顧進攻組織與防守回追,教練組的戰術安排幫他找到了攻防平衡。“如果我上去進攻,另一側的兩個中后衛會往我這邊靠,左側后腰也會回來補防,我再回到后腰的位置,這樣防守壓力就小了很多。”
解碼團隊默契 訓練磨合 成長路上共前行
沈健平與隊友的傳球配合十分流暢,他表示,這是平時訓練打磨的結果。
“大家在訓練中不斷磨合,互相了解彼此的習慣,才能形成這種默契。”以與德陽隊的比賽為例,他與隊友楊元成的配合堪稱經典,“我們從大學就是隊友,到現在快六年了。”
在沈健平看來,隊友的跑位為他的關鍵傳球創造了很多空間:“邊上隊友的回接和反跑特別有用,回接能吸引防守隊員,而且隊友也會為我創造機會,比如楊元成在邊前時,回撤時會把同側對方邊后衛帶出來,通過無球跑動帶動防守隊員,給我留出進攻空間。”
隨著比賽的持續進行,沈健平的傳球組織能力明顯提升,關鍵傳球次數越來越多,他將這歸功于教練組的戰術指導和日常訓練,“只要認真做好訓練科目,比賽時發揮出訓練水平,就能有所收獲。”
從賽場上的精準傳控,到訓練中的踏實打磨,沈健平用行動詮釋著對足球的熱愛,也展現了“綿陽迪馬利亞”的實力與擔當。
10月25日晚,綿陽隊將再戰廣元隊,沈健平將與隊友積極備戰,向勝利發起沖擊!(川超綿陽隊報道組 任露瀟/文 陳冬冬/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