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天橋加裝垂直電梯、增設雨棚、滿足安全性的同時,還順帶搭建了造型優美的城市觀景臺,突出地域文化元素……8月13日,記者在探訪綿陽城區的人行天橋建設時發現,一些城市建設小細節彰顯出城市溫情。
市住建委建工中心項目負責人周輝介紹,今年城區在建天橋中,骨科醫院人行天橋和富樂小學人行天橋均已完成主體建設,計劃在今年10月完工投用。
當天上午10時,在骨科醫院人行天橋上,幾名工人正在烈日下實施壓重混凝土施工。該天橋施工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高溫天氣下,工地實行錯峰施工,“早上涼快點,7點就開工,中午11點回來,下午4點半再去。”
記者了解到,該天橋施工中,天橋橋體鋼結構構造由工廠生產好,再分段運至現場拼接吊裝,為減少對交通的影響,天橋吊裝一般是晚上10點半后開始施工到清晨,市建工中心團隊輪班通宵值守。
骨科醫院外人行天橋設計理念新穎,為照顧周邊病人和居民出行,專門安裝有垂直電梯,并與旁邊的代家灣公園一起設計,打造了安昌河畔景觀平臺,“天橋整體呈如意造型,形成一個螺旋階梯平臺,將景觀性和實用性相結合,打破了傳統鋼結構橋橫平豎直傳統理念,體現建筑柔和之美。”周輝介紹。
記者在沈家壩富樂小學人行天橋施工現場看到,這座天橋主體鋼結構已架設完成。
市建工中心工程師謝冰介紹,該天橋實施了預制鋼結構吊裝施工,主要鋼構件在工廠預制成型后,大貨車運至現場,住建、交警等部門密切配合,建設單位現場通宵值守,一夜完成主體吊裝,將施工的交通影響降至最低。考慮到師生和居民出行,天橋兩邊配置有電梯,增設了頂棚。
據悉,目前兩座天橋主體均已完工,正加快實施電梯附屬設施、欄桿幕墻、鋪裝等施工,計劃10月投用。
(涪江觀察記者 蘭建春 王勇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