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大學
一款大豆冰淇淋火了
這款大豆冰淇淋配料干干凈凈
原料全來自于精選大豆
這款冰淇淋的爆火
讓我們看到了優質農產品在科技賦能下
有了更多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而在數字化的今天
不僅僅是農產品加工
農業生產同樣也與科技、智能緊密捆綁
今天我們就來一同看看
大家每天吃到的農產品
在中國聯通的賦能下
都可以蘊含哪些
數智“黑科技”與信息化“狠活”
廣西:金桔
廣西柳州市融安縣被譽為“中國金桔之鄉”,當地金桔種植已有近300年歷史,種植覆蓋全縣12個鄉鎮,規模、產量、品種和品質在全國金桔主產區中位居前列,擁有全國最大滑皮金桔和脆蜜金桔生產基地。
為給金桔產業再添新活力,中國聯通持續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打造全產業鏈大數據系統,賦能金桔產業實現種植信息可視化、產業管理統一化、種植過程公開化,描繪出一幅生態旅游與現代農業和諧共生的壯美畫卷。
走進金桔基地,基于5G技術的各式物聯網設備正持續不斷地監測著土壤濕度、溫度、光照強度、病蟲害狀況等關鍵種植參數,并通過高清視頻監控,對金桔生長態勢進行全方位、無死角記錄,這些數據通過5G專網實時回傳至大數據平臺,形成一幅詳盡的農田“數字畫像”。
同時,中國聯通還搭建了數據資源采集、金桔大數據分析與監測預警、綜合型農業物聯網數據采集、智能蟲情監測分析等系統,通過這些系統可以直觀地了解果樹各項數據,為工作人員做出相應處理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5G+金桔特色農業全產業鏈大數據系統不僅提升了融安金桔品牌價值,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優質、優惠的農產品,還助推柳州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打造了實現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的“融安樣板”。
山東:小麥
春生夏長,農為行先。初夏時節,山東濰坊峽山區岞山街道寬闊平坦的高標準農田已是綠意盎然,美麗齊整的綠色畫卷充分展現現代農業生態之美。
與往年不同,如今農田里迎來了許多“新伙伴”,滿身的“智慧”技能,悉心呵護著麥苗的茁壯成長。“這套設備是小型氣象監測站,傳感器對光照、溫濕度、風速風向等氣象要素進行實時監測,我們通過手機APP可以看到針對特定作物提供的氣象預警,及時掌握氣象參數,適時種植、管理農田,為小麥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岞山街道一位種植戶介紹說。
“以前的種植戶經常往田里跑,現在有了這些信息化設備,在家通過手機,就能快速了解麥田的生長情況,除蟲、施肥等都會及時提醒,省了很多事情。我們村委現在通過村廣場的智慧大屏,也能夠及時掌握農田情況,遇到問題能夠及時通知種植戶處理,實現農田管理的雙重保障。”
岞山街道麥田的高效管理,得益于中國聯通建設的高標準農田信息化監測監管平臺,通過建設“一張圖”“一應用”和“一個端”,全程記錄農作物生長過程,實現農田四情(災情、苗情、蟲情、墑情)監管,為農作物高產穩產打下良好基礎。目前在峽山區岞山街道先后示范建設高標準農田8000余畝,為助力農田穩產增收,中國聯通積極探索“數字農具”助力農業生產,依托5G、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讓岞山街道當地種植戶從會種地到“慧”種地。
湖北:魚
湖北素以“千湖之省”“魚米之鄉”著稱,在武漢市蔡甸區,有個桐湖鄉,位于市郊西南,緊鄰九真山,三面環湖。自古以來,這里的村民臨水而居、靠水吃水,主要以打漁和水產養殖為生。但早些年前,因養殖技術落后,信息閉塞,漁民收益低,風險高,當地漁業屬于典型的“汗水漁業”。
中國聯通根據桐湖漁業信息化具體目標,分析桐湖水產養殖存在的突出問題,總結出養殖成本高、生產損耗多、品牌價值低、安全保障差等痛點。項目組經過自主研發,在桐湖“智慧漁業云”服務平臺上,打造智慧漁業系統、網絡安全系統、監控安防系統等,研發工程師們依托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化技術,在系統中優化養殖產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全過程。
現在用手機下載平臺APP,即可遠程實現精細化管理、數字化服務、智慧化決策。同時,平臺整合擴展了系列功能,包括“山、水、林、田、湖、草”6大生態要素建設及7個主題驛站的視頻信息共享,消除轄區內分散的農業信息孤島,當好“智慧漁業”的管家助手。
如今,這里山更綠了、水更清了、生態更好了,數字技術為桐湖帶來新的活力,養殖業已經成為桐湖鄉集體經濟的主導產業,鱖魚、鱸魚、蝦蟹等水產品深受市場歡迎。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