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全市推進新型工業化暨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工作會議召開,聚焦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全面加快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進程。
涪城區作為綿陽主城區,全面落實省委、市委關于制造業“智改數轉”工作部署,制定印發《涪城區加快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開展全覆蓋“智改數轉”業務培訓,企業發展活力進一步激發、發展動能進一步增強,全區工業企業智能化、數字化水平顯著提升。
在四川九華光子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公司的WMS倉儲管理系統和EMS能源管理系統高效運轉,核心生產裝備均自主研發、自主可控,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擁有世界先進的共晶機、貼片機、打線機、耦合臺等精密設備200余臺(套),具備高速光模塊、工業激光器、基因檢測模塊等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等綜合能力,高速光模塊產品已經實現速率從100G到800G全覆蓋。
實施“智改數轉”以來,該公司生產裝備自動化、智能化率已達90%,生產數據智能化采集率已達98%,生產效率較傳統工序提升30%、制造成本節約20%。
目前,該公司已成長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四川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建有綿陽市企業技術中心。
而同樣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四川省專精特新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企業的四川信立包裝有限公司,也持續在“智改數轉”上“下深水”。公司是集研發、設計、排版、印刷、包裝于一體的專業化科技型包裝印刷生產企業,計劃總投入1000余萬元實施“智改數轉”。
在硬件設施方面,已購置方正桀鷹P4400(HD)數碼噴墨印刷系統和智能化模切機、釘箱機、數字觸摸一體機等智能設備,并搭配新型催化燃燒+環保型管道自動供墨系統,實現精準、智能、高效且環保的印刷作業過程。
在軟件方面,已采用印智互聯數字化管理平臺V1.0,實現工廠生產流程在接單、設計、研發、生產、運營、倉儲、物流、質量等全生命周期內數字化管理與監控。
通過“智改數轉”,信立包裝已實現印刷綠色化,生產環節數字化設備覆蓋率提升75%,進一步實現節能減排(TVOC濃度為50-60mg/m³),整體生產效率提升20%,人力成本降低25%。
值得一提的還有富臨精工,作為根植于綿陽智能汽車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上市公司,富臨精工是工信部認定的第七批單項冠軍企業(產品)。
從2017年起,該公司累計投入超6億元,圍繞“系統集成、流程再造、業務協同”等方面進行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通過“機器換人、數據換腦”實現了研發設計、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各業務板塊多環節協同和優化,形成以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PLM)、倉儲管理系統(WMS)等多系統集成的現代化管理體系,運營效率顯著提升、成本大幅降低,行業影響力和競爭力顯著提升。
通過“智改數轉”,該公司各業務流程形成高效協同和有效閉環,運營效率提升20%、研發周期縮短15%,產品制造成本降低20%、一次性合格率超99.6%。
“智改數轉”是新時代新形勢下工業領域的重要發展趨勢,也是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當前,涪城區正大力實施一批高水平“智改數轉”項目,打造一批“智改數轉”標桿企業,培育一支智能制造人才隊伍,切實推動企業降本、增效、提質、擴綠,為全市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貢獻力量。
(涪江觀察記者 謝艷 宋德平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