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民警在戴天山警務室向游客宣傳防火知識
排查火災隱患
巡邏隊步行巡山
在江油戴天山半山腰,有一間不足4平方米的小平房,戴天山警務室就設在這里。今年以來,戴天山警務室開啟聯動聯勤,聯合江油相關部門、江油公安森警大隊、護林隊組成了一支40人的林區巡邏隊,開展林區巡邏防控、防火宣傳、火災隱患排查等工作,為山林筑起一道堅實的安全屏障。
4月7日,記者跟隨這支巡邏隊,走進戴天山林區,體驗他們的巡山日常。
□唐超 記者 劉晏男 唐舒琪 文/圖
半山腰的警務室,不足4平方米
戴天山,地屬江油市大康鎮,是龍門山脈的一部分,有“江油神農架”之稱,海拔逾1500米,地質構造特殊,自然景觀密布。每年三四月,滿山粉黛,吸引不少游客前來踏青游玩。
記者跟隨巡邏隊從戴天山腳下的大康鎮任家橋防火檢查站出發,前往坐落在半山腰的戴天山警務室。
“進山不帶火,入林不吸煙……”檢查站大喇叭循環播放著森林防火勸導語。站點前,執勤民警和護林員逐一檢查游客車輛,一邊提醒一邊發放森林防火告知書。
“我們這道卡口,主要是排查游客有無帶火種進山,卡斯爐、炭爐都是不允許的。”執勤民警說。
沿著蜿蜒山路前行,一側是陡峭的崖壁。沿途,各種警示標語不斷提醒:您已進入林區,注意森林防滅火……繼續向前,屋檐高低相錯,游客穿行在小市集攤位間挑選著琳瑯滿目的山貨。戴天山村到了!
隨后,巡邏隊來到位于半山腰上的戴天山警務室,這間處于林區核心地帶,不足4平方米的警務室發揮著重要作用,以就近接處警、就近巡邏防范、就近化解矛盾糾紛為抓手,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分片巡山,只為見不得一點火星
江油市公安局森警大隊教導員高毅飛也是林區巡邏隊的一員。分派片區、領取防滅火工具、背上裝備包,高毅飛帶著一組巡邏隊員開始了當天的巡山工作。
“昨晚下了一場雨,我們今天沿著電線桿的線路走,重點排查有無樹木斷枝搭靠電線的情況……”高毅飛邊走邊介紹,進入春季,天氣干燥,一點火星子就可能引發一場大火,森林防滅火工作馬虎不得。上個月底,林區辛夷花盛開,花期遇上春游潮,火源管控難度系數陡增。
“森林防滅火要防違規用火,要從普法宣傳做起,村民、游客都是我們的普法對象。”入警多年,高毅飛積累了大量森林防火經驗。
步巡近一公里,來到山里一家“農家樂”,巡邏隊對店內消防設施進行了一輪排查后反復提醒店家,“一定要提醒住店游客用火、用電安全。”“雜草枯枝不要燒,村上會安排統一處理……”店家笑著應允,巡邏隊繼續前行。
“雖然辛苦,但走一圈心里才踏實”
“林區有5萬多畝,整個戴天山村有422戶村民,常住人口1254人,山上住家戶有120戶。我們巡山分幾個小組,力求把家家戶戶和分散在山里的各處辛夷花觀賞區都走到。每個小組一天巡山下來,差不多要走接近10公里。”江油市公安局大康派出所副所長卿綠龍也是巡邏隊主要成員,扎根山林數年,山里的情況他心里有一本“明白賬”。
巡邏隊員的裝備包引起了記者注意,卿綠龍展示了包里的“寶貝”,有補給物資、基本警用裝備,還有一些應急藥品。“主要是方便游客發生緊急情況的時候,能夠開展初步救援工作。”他說。
步行近4公里,來到了坐落于半坡上的吳仕禮家。女主人趙孃正在清洗剛采摘的野菜“刺籠苞”,看見巡邏隊員,趙孃熱情招呼他們進屋休息。“我們山里,這么多年都沒起過大火,多虧了警察同志喲,他們真的很辛苦!”吳仕禮笑著說。短暫休息后,巡邏隊告別老兩口,再度啟程。
海拔1200米左右的山里,冷杉成林,蔥蔥郁郁,春雨過后籠罩著輕紗似的薄霧,猶若仙境。三五成群的游客或駐足觀賞、或拍照留念。“下雨路滑,走慢點。”“山里堅決不能抽煙哈。”巡邏隊不斷向游客提醒。
巡山結束,回到半山腰的警務室,已是傍晚。巡邏隊員們顧不得休息,忙不停地整理裝備入庫……卿綠龍說,在巡山期間沒有發現火情和隱患是常態,也是他們最高興的事,“這一趟下來,雖然辛苦,但走一圈我們心里才踏實。”
巡山日均行走10公里,對于普通人來說可能無法想象,這卻是巡邏隊員們的日常工作。以林為業、以警為榮,這支大山里的巡邏隊,用一步一個堅實的腳印,在青山綠林中,書寫著忠誠與擔當。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