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工行綿陽分行始終秉持客戶是立行之本、服務是興行之基,堅持“人民的銀行為人民的服務理念”,聚焦主責主業,以創新賦能持續推動網點服務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常態化管理,改進客戶服務體驗,不斷提升優質金融服務水平,助力打造最優口碑銀行。
強基固本 以制度保障加強服務品牌建設
為深入踐行“做人民滿意銀行”的目標,該行充分結合網點競爭力提升的工作措施,提出打造“綿陽地區最優口碑銀行”戰略,制定并下發了《中國工商銀行綿陽分行打造最優口碑銀行方案》,明確了基礎環境管理、廳堂服務管理、服務規范管理、服務紀律管理四大項檢查督導要點,運用客戶到店全旅程管理工作方法,將環境治理、服務提升、物品擺放等納入客戶動線管理,制定了網點“紅黃黑榜”管理細則,并定期做好檢查、回看和通報,將一切服務內容從客戶視角出發,從客戶體驗著手,不斷加強服務品牌建設。
同時,該行持續做好網點各項服務質效指標監測,堅持按日、按月、按季度對網點各項質效指標進行通報,按照“一點一策、因策施計”的制定提升措施,改善提升支行服務能力。數據顯示,該行2023年上半年整體服務質效指標均取得優化,客戶平均排隊等候時間8.67分鐘,總體評價滿意度達99.3%。
創新舉措 借力數字化推動服務轉型升級
該行創新推出“晨會直通車+服務案例+服務教學”的三合一的方式,通過拍攝身邊人、講述身邊事的方式,制作了系列晨會直通車教學視頻供全行網點借鑒、學習,將柜臺服務、大堂優質服務、網點環境等多方融入,形成了讓各支行能夠找對比、有借鑒、能學習、可復制的網點整體服務模板,為該行提升了服務的正向效應。
該行堅持全域全量客戶戰略、用好線上線下融合,不斷推動網點一體化轉型,加快向“高端業態引領、中層業務支撐、基礎業務堅實”的金字塔結構轉變,堅持以“網點+”服務場景建設激發網點聚客潛能,將網點多功能融合與客群服務相結合,推進社保、工商、稅務、公積金等各項惠民利民場景在網點的推廣與覆蓋,做好服務功能依托服務客群的動態調整。
針對近年高齡客群的增多,該行在全轄范圍內確定5家敬老網點,進行敬老服務設施改造、配置;為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改造建成綿陽市首家新市民服務示范網點;建成并過審了老年人支付示范網點;打造了17家銀醫一體化網點;建設18家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工行綿陽分行通過增加網點各項民生類功能屬性,將網點的金融屬性和非金融屬性在網點內有機的結合,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局面,有效增強網點服務的惠民性和適應性。
提升能級 人才梯隊建設帶動服務整體向好
為賦能員工服務能級提升,該行通過線上+線下的模式做好各類培訓工作。其中,線上結合數字化轉型新思路,采用直播互動的模式探索新的培訓方式;線下已累計開展5期“心悅誠服-尋找服務體驗官”的專題服務提升培訓,共計參訓人員250余人,培訓人員涵蓋網點負責人、大堂經理、客服經理等網點多崗位員工,并在培訓班中選拔出10位服務體驗官,通過建立該行自己的服務內訓隊伍,以點帶面的帶動服務整體向好。
同業不必相忌,異業可以為師。該行以“短板效應”作為學習思路,為10位服務體驗官進行專項培訓。包括:通過身臨其境體驗式項目,直觀感受視障、聽障人士的生活,增強對特殊客戶、老齡客群的同理心及認知度,提升內生動力;向全球百年品牌、“百佳網點”及多家銀行同業學習先進做法,找準自身差距,對本行網點員工進行分析和培訓,形成可學習、可復制、可借鑒的實際提升方案,更直觀地提升網點服務水平。
(王威 涪江觀察記者 唐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