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非遺傳承人糧藝畫《二十四節氣》被中國農業博物館收藏
以五谷雜糧呈現農耕文明
綿陽新聞網訊 日前,綿陽鑫田糧藝傳承人潘德貴的糧藝畫作品《二十四節氣》被中國農業博物館收藏,他正在創作的《康熙御制耕織圖》(復制品)也提前被預定在中國農業博物館展出。
潘德貴介紹,他在綿陽外國語實驗學校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授課期間,堅持“識五谷、知節氣、曉農耕”這一理念,以《康熙御制耕織圖》的內容進行教學,但學生覺得“太復雜,很難懂”。于是,他設計了卡通風格的《二十四節氣》,根據每個節氣所對應季節的作物特征構圖,讓學生對節氣的認識更直觀。
“宣傳二十四節氣知識,不能僅僅面向學生,還需要更大范圍普及。”潘德貴有空就會制作《二十四節氣》糧藝畫作品,并在各級展會展示、普及農耕文化。前不久,農業農村部與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等聯合主辦“大地流彩——全國鄉村文化藝術展演季”在北京舉行,經層層推薦,潘德貴帶著自己的三件作品參加活動。活動期間,其糧藝畫作品《二十四節氣》引起中國農業博物館關注,認為他的這組作品“以五谷雜糧為材料呈現農耕文明,是一大創新”,決定收藏這組作品并參加博物館舉辦的主題文創征集活動評選。
潘德貴表示,《二十四節氣》能夠被中國農業博物館看中,不僅是對糧藝畫這門工藝的認可,更是對作品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價值的肯定。(記者 張登軍)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