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由中國肥胖聯盟與廣東省二十一世紀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以下簡稱《指南》)發布會暨全國巡講啟動會在北京舉辦。
為進一步落實《指南》在臨床中的實踐與應用,大會同期開展了《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章節解讀暨講師培訓、標準化體重管理中心建設論壇等學術活動,并與世界肥胖聯盟(WOF)合作開展的SCOPE School肥胖醫學培訓順利落地。
圖:《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正式發布
權威指南發布,推動肥胖癥診療新的時代
據了解,國家衛健委辦公廳于2024年10月17日正式印發了上述《指南》,該《指南》由國家衛健委醫政司發起,基于最新臨床證據和肥胖癥診治相關的多學科專家共識,歷經10個月制定完成,是目前我國肥胖癥領域最具權威性的臨床指南。
指南編寫委員會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副院長張忠濤教授表示,《指南》的發布將開啟我國肥胖癥高質量醫學診療的新局面,對提升我國肥胖癥診療的規范化水平、促進多學科協作、提高治療效果及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肥胖癥已成為我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是我國第六大致死致殘主要危險因素。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指南》提出了以患者為中心、精準施策,多學科協作、多種手段干預的診療理念,規范了診療路徑和模式。
指南編寫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教授表示,《指南》的制定只是第一步,更為關鍵的是落實精神,把循證醫學證據轉化到臨床實踐,真正為肥胖癥的診療提供支持。
指南賦能,推動肥胖癥規范化診療實踐
當前,我國肥胖癥診療領域面臨多重挑戰。在臨床診療層面,統一標準的缺失和治療方案的隨意性強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同時,各級肥胖癥診療服務體系之間的發展不均衡、不充分問題也日益凸顯。需充分發揮《指南》的引領作用,規范診療路徑和模式,進一步提升臨床診療能力和水平。
為推動《指南》的全面落地,中國肥胖聯盟啟動了《指南》全國巡講計劃。據指南編寫委員會執行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張鵬教授介紹,巡講工作計劃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為醫護人員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交流平臺。同時,還將開展指南專場結構化培訓,形成矩陣式推廣培訓體系,讓指南成為每一位臨床醫生手中的“利器”。
指南編寫委員會執行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張宇清教授認為,《指南》充分考慮肥胖癥的復雜性和多維度成因,通過體重管理的小切口,助力慢性病防控的大工程。
為落實《指南》提出的多學科規范化診療路徑,中國肥胖聯盟還將以醫療機構為核心,探索標準化體重管理中心的建設。指南編寫委員會執行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陳偉教授稱,標準化體重管理中心是《指南》落地的重要載體,其建設關鍵在于“標準”二字。
“通過體系化、同質化的多中心臨床研究,推動科研工作和醫工轉化工作的有效開展,為臨床提供更多的有力武器,推動肥胖癥診療的長遠發展。”指南編寫委員會執行主任委員、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副院長姜長濤教授說。
多維發力,構建中國肥胖防治體系
為了推動中國肥胖防治水平的不斷提升,構建肥胖防治體系,中國肥胖聯盟致力于開展高質量的學術研究,推動肥胖癥診療能力的提升。通過科學減重·藍蜻蜓行動,促進全人群的體重健康。
張忠濤還宣布了第四屆中國肥胖大會將于2025年8月15日至17日舉辦的消息,鼓勵專業領域積極交流學術成果。同時,中國肥胖聯盟積極推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世界肥胖聯盟聯合舉辦的SCOPE School肥胖醫學培訓學校在中國成功落地,首批300位臨床醫護人員接受了為期兩天的肥胖癥結構化培訓。
指南編寫委員會執行主任委員、天津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房中則教授認為,體重的管理是全生命周期、全人群都應關注的健康問題,形成體重管理和肥胖癥患者關愛的社會氛圍至關重要。
此外,中國肥胖聯盟還將聯合社會各界共同舉辦“健康向上”嘉年華活動,發起健康體重管理周活動,倡導“體重向下,健康向上”的理念,讓科學減重理念深入人心。
張忠濤表示,《指南》的發布將為肥胖癥防治事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人人擁有健康體重,共同享受健康生活”的美好愿景終將實現。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