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在“涪光里”幸福餐廳就餐
綿陽新聞網訊 “今天點了兩葷一素,共8元。我老伴90多歲了,吃飯免費。”臨近中午,在涪城區工區街道躍北社區“涪光里”幸福餐廳,85歲的唐俊芳奶奶和老伴正有序排隊就餐。
唐俊芳就餐的“涪光里”幸福餐廳,是涪城區在基層治理中聚焦老年人“吃飯難”問題,打造的家門口的社區餐廳。涪城區城鎮困難群眾和90歲以上老人可以在這里“免費吃”,70歲以上老人“打折吃”。
涪城區涪光里躍北社區幸福餐廳負責人張福香介紹,每天到幸福食堂用餐的老年人達180人次左右。在社區建這樣一個餐廳,老年人下樓就可以用餐,非常方便,他們就不用自己做了,解決了“一頓熱飯”的問題。
“小餐廳”折射“大民生”。“涪光里”幸福餐廳采取了“市場+財政”的多元參與助餐方式,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幸福餐廳16家。涪城區委基層治理辦專職副主任楊麒介紹,下一步,將持續加大政府財政投入、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公益助餐,做大資金池。計劃2025年,建成22家“涪光里”幸福餐廳,實現城市社區老年公益助餐全覆蓋。
辦好百姓身邊的實事,兜牢民生幸福的“底線”。為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涪城區深入推進“五潤行動”,即“潤心”關愛行動、“潤康”醫療行動、“潤安”便民行動、“潤禾”助學行動和“潤視”文化行動。幸福餐廳就是“潤安”行動中的重點舉措。
值得關注的是,在“潤康”行動中,涪城區對城鄉困難群眾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后,還給予專項幫扶,將病人自付費用降低到醫療總費用的10%以內。困難群眾付先生就享受到了這項政策。
“治病花了30多萬元,醫保報銷20多萬元,加上‘潤康’行動報銷了差不多10萬元,剩下的費用,我自己給了3萬多元。”躍北社區居民付先生介紹,對困難家庭而言,“潤康”行動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家庭負擔。
近三年來,涪城區深入推進“五潤行動”,財政新增投入資金3300余萬元,幫扶城鎮困難群眾十余萬人次,解決困難群眾收入、就學、就醫等難點問題,推動困難群眾精準幫扶由“基礎性保障”向“品質型提升”轉變。
“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精神,健全‘一老一小’服務體系,抓實‘五潤行動’,持續推動擴圍增效。繼續完善社會救助政策體系,推動救助政策與就業、教育、醫療等政策有效銜接,進一步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涪城區民政局黨組成員、城鄉社會救助服務中心主任張進表示。(唐沁園 韓之浚 記者 尹秦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