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位于綿陽市平武縣鎖江羌族鄉鏵嘴村的思凡冷水魚種業養殖場,陸續進行建成后的第三次大規模冷水魚苗放殖,預計放殖魚苗20余萬斤。
鏵嘴村水質優良、水體冷涼、水量充沛,非常適宜虹鱒魚等冷水性魚類的生長和繁殖。得益于當地冷水性魚類養殖的環境條件和優勢,思凡冷水魚種業養殖場養殖的冷水魚肉質緊致、口感好,供不應求,訂單來自全國各地。
“這個地方水好,然后空氣也好。加上我們公司采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所以養出的魚品質非常高,市場訂單源源不斷。現在是市場等我們,因為沒得那么多魚苗、沒得那么多成魚。”思凡冷水魚種業養殖場法人代表陳正坤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
有了固定的市場需求,企業也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增加了基礎設施建設和養殖設備,進一步優化了冷水魚的養殖環境,并及時大量投放魚苗,確保市場供應。
“這次放殖的魚苗,預計明年6月份上市。”陳正坤告訴記者。
據悉,思凡冷水魚種業養殖場總投資1500萬元,鎖江羌族鄉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總社和鏵嘴村集體經濟組織以資金、土地等入股分紅,占股15%。一尾尾魚苗不僅能促進當地村集體經濟發展,也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就近務工崗位和穩定的收入。
陳正坤告訴記者:“現在魚場務工人員都是本地的老百姓,我們現在雇用的人員大概有20來位,每人每年的工資大概在五六萬塊錢。我們每年給本地老百姓發放工資都達到了一百萬元。”
近年來,鎖江羌族鄉立足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稟賦,在大力推進厚樸全產業鏈發展的同時,合理利用境內良好的水資源優勢,以“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發展理念,把生態水產養殖作為重點產業來發展,走出了一條水清、魚肥、民富的新路子。
(劉飛 涪江觀察記者 任露瀟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