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
今年以來,建行綿陽分行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高效統籌金融資源要素,切實把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實落細;針對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需求,建立和完善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努力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全力激活綿陽科技創新動力源。
“建行綿陽分行的‘善新貸’幫了大忙!”近日,面對上門服務的銀行人員,四川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感激地說。
四川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4月,注冊資本1200萬元。公司主研究方向為石化機械設備及零部件生產,先后通過ISO9001、ISO14001、ISO45001國際體系認證,并被列為西南地區唯一一家“全國化工化學工程設計技術中心站”定點生產企業。2022年11月評選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深耕石化行業20余年,經過多次技術和工藝革新,已獲得脫硫撬裝專利證書等多項專利技術,所獲專利均用于企業實際生產中,已成為諸多大型企業供應商。不過,由于公司目前為下游客戶提供一站式整體服務方案,導致結算周期較長,隨著公司訂單增加,迫切需要一定的流動資金推動公司業務更上一層樓。
建行綿陽分行客戶經理得知客戶資金需求后立即開展盡調,啟動貸款申報流程,于今年6月為客戶申報新增該行信用貸款產品“善新貸”額度近千萬元,客戶于7月完成支用。
據了解,“善新貸”業務是指建行綿陽分行以科技小微企業及其企業主的信用信息、經營信息、人才信息、科技成果等數據,綜合考慮企業的經營現狀、科技屬性及發展潛力,為具有良好成長性的科技小微企業發放的流動資金貸款業務。截至2024年8月末,該行善新貸支持客戶近百戶。
類似的服務案例,在建行綿陽分行還有很多。近年來,建行綿陽分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面提高科技金融的服務能力,在設立科技金融中心的基礎上,一方面實現科技金融業務開展的全覆蓋,另一方面加大對科技金融業務的考核,通過強化網點服務能力、強化信貸投放能力、做好科技人才服務等措施,持續開展“三走進(進政府、進園區、進企業)”工作,將科技金融服務送到企業。同時做好科技產品的運用,依托總行“技術流”評價體系,充分利用人才易貸、科技易融、成果易貸、善新貸、善科貸、成長之路、科創股債聯動等一系列科技企業信貸產品為科技企業服務,根據企業的生命周期匹配相應信貸產品,持續推動知識產權質押為企業在該行的信貸融資服務增信,提升科技企業貸款可獲得度,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窺一斑知全豹。該行針對科技企業高投入、快成長、輕資產的特點,多措并舉幫助科技企業破解融資難題,為科技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為科技人才提供全方位保障,推動科技創新源泉加速涌流——2023年,該行共計辦理天府科創貸18133.40萬元,金額位居全市第二、四行第一;2024年上半年,科技金融貸款增速四行第一;2024年上半年,全市科技金融專營機構中,建行綿陽分行科技城新區支行(原科創園支行)企業類貸款、科技型企業類貸款增速全市第一……
“百川朝海,流行不止;道雖遼遠,無不到者。”新的歷史坐標上,建行綿陽分行將在總行引領下,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始終牢記“國之大者”,踐行“金融強國”戰略,高揚黨建引領“風帆”,緊扣“一體化”路徑,持續聚焦主責主業,更大力度服務地方戰略和實體經濟,為綿陽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提供堅實支撐。
(鄧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