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賦能千行百業,點亮未來新生活。11月6日,以“魅力AI·煥新賦能”為主題的中國(綿陽)科技城智能機器人懇談會暨“智啟新程·AI人才共創未來”交流會在綿陽科技城新區舉行。
本次交流會旨在搭建高端對話平臺,聚焦智能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的前沿發展,共謀產業未來,推動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速產業變革升級。
活動現場,“大咖”云集,干貨滿滿。來自上海交通大學智能制造與服務管理研究院、浙江數字內容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百度、華為、順豐、北京星動紀元、上海清寶引擎機器人、樂聚機器人、聲通科技等機器人與人工智能領域的多家頂尖企業高管,圍繞機器人發展趨勢、前沿技術展開“頭腦風暴”,并聚焦綿陽人工智能產業未來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綿陽在我印象中一直是一座以科技著稱的城市,在科技產業創新、制造業領域都有著豐富的積累。”上海交通大學智能制造與服務管理研究院院長助理張大力說,大量制造業企業的集聚、城鄉各種復雜生活場景的需求,受這些元素的牽引,相信綿陽的智能機器人產業能夠更好地在產業創新和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希望綿陽在未來的智能產業發展過程中,能夠以這些實實在在的需求作為抓手,建造出一個智能產業的生態環境。”
和張大力一樣,北京星動紀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席悅也對綿陽的人工智能發展環境深有體會。他說,綿陽政策的普及、人才的引進、資金的扶持等積極舉措,對于科技類初創企業是很大的利好,非常希望人形機器人能夠體現在更多的應用場景上,也期待能將公司發展和綿陽進一步融合,實現整個科技創新走向產業化的過程。
無獨有偶,會上還有很多像席悅一樣的企業表達了與綿陽合作的決心,這是為何?
今年4月8日,綿陽市委召開專題會,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進行系統謀劃,明確方向目標,明晰思路舉措,組建工作專班,加快推動綿陽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城新區作為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的核心承載地,錨定“西南地區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目標,持續從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生態構建等方面發力,進一步優化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布局,加快產業集聚,提升產業層次,著力推動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日前,科技城新區智能機器人創新型產業集群更是入圍四川省創新型產業集群。
據了解,當前,人工智能機器人作為科技城新區重點發展的四大創新產業之一,產業集聚效應已逐步顯現——自2022年以來,已引育人工智能機器人全產業鏈條企業50余家,協議引資金額超150億元;智能機器人應用場景百花齊放,無人“數智族”產品實現常態化運行;“賽手”企業間合作推進場景應用,開放合作水平不斷提升……
精彩,還在不斷延續。
會上,科技城新區企業它人機器人、中拓優視光控以及四川易方智慧分別發布了“智能無人駕駛運輸車”“拉曼激光氣體分析儀器”和“3D數字時空基座平臺”三款新產品,上海交通大學、浙江數字內容研究院等高校院所,上海金東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與新區簽訂合作協議。
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科技城新區黨工委書記李南希出席活動并致辭。
(涪江觀察記者 鄧勇 張瀚巍 胥江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