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完整社區試點一年,看綿陽的“繡花功夫”——
足不出“圈” “近”享滿滿幸福感
去年10月,我市經開區文躍社區、涪城區臨園路東段社區、安州區文星社區3個社區入選四川省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加上游仙區五八社區入選國家試點,綿陽共承接4處國省完整社區試點。
一年以來,這些完整社區建得怎樣了?在建設和治理方面有哪些探索實踐?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一起走進這些社區去看看。
幸福餐廳的“幸福密碼”
“菜品有十多種,味道也好,菜飯隨便加,還有水果!”在臨園路東段社區幸福餐廳,八旬老人葉正貴和老伴兒端著盛有四個葷菜的餐盤,一邊吃一邊開心地聊天。老兩口從家里步行到餐廳只需要不到10分鐘,兩人幾乎每天都來,做飯的“大問題”也因此得到了順利解決。
在幸福餐廳門口,餐品價格寫得明明白白:愛心餐,90歲以上和60歲以上困難群眾免費;80歲以上5折,70歲以上8折,對行動不便人群,可免費送餐;過了13時、19時,每餐降為12元。價格實惠、菜品豐富,幸福餐廳不僅受到老年朋友歡迎,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
餐廳外不遠處,71歲的陳翠蘭阿姨帶著小孫女走進了“兒童之家”,這里有共享書吧和手工坊,還有專職人員看護。社區工作人員告訴陳阿姨,隨著社區功能越來越“完整”,步行15分鐘就能看病、上學、運動……
臨東社區地處市中心,寸土寸金之地也有煩惱:兒童托管難,員工就餐難,青年交友難等,在完整社區建設中,社區不斷優化15分鐘便民生活圈,如今已提供有超市、家政、藥店以及托育、書店、相親角等超過七百家。
轄區有各類企業、商家三千多家,在社區黨委帶領下,社區慈善力量被嵌入完整社區治理中。成立公益基金,商家踴躍參與,探索社會企業參與社區治理,幸福餐廳、街頭愛心專柜應運而生。有人為高齡老人送免費午餐,有人為大病家庭送溫暖,有人嫁接心理輔導資源……基層善治正聚焦解決更多群眾“急難愁”問題,讓群眾收獲了實實在在的幸福。
“積分存折”兌出互助新生活
經開區文躍社區居民賈蓉,經常和朋友們參加社區志愿者公益活動,打掃衛生、幫老人倒垃圾等,每小時能獲得社區獎勵約10積分,可以兌換價值10元的各類生活用品以及食品、藥品等。目前,賈蓉的積分已超過3000分,“感覺很有意義,我會發動更多居民一起參與進來。”
如何調動居民參與完整社區建設的積極性?文躍社區開展“我的社區我守護”志愿者積分兌換活動,轄區居民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活動對轄區商家也是一種激勵,通過定點兌換,帶動了消費的活躍。“積分存折”讓愛心“雙向循環”,激活了完整社區治理新活力。
為破解完整社區治理的資金難題,文躍社區還組建社會企業,積極承接適老化改造、居家養老、物業管理服務等。
南區花園統建房小區,因為之前業委會、物業和社區三方之間溝通不暢、權責不明等問題,居民們頗有怨言。社區企業入駐后,自帶“熟人”效應,很快推選出74名樓棟長,建立小組居民群,廣泛收集意見建議,增進鄰里交流,提供及時服務,逐步解決小區管理中的難題。社區企業本身參與市場化競爭,反哺更多資源用于社區服務。
開啟完整社區“智治實踐”
“這款手環可以測心率、血氧,還可以遠程監測,太方便了。”近日,游仙區五八社區在完整社區建設入戶調查中,為8位需要特殊關心的老年人送去了居家智能手環。
智能手環有監測心率、測量血氧等功能,還能設置電子圍欄、實時定位遠程監控等。有了智能手環這個“小助理”,獨居老人可以通過一鍵呼叫功能實現實時監測、一呼即應。
作為國家完整社區試點社區,五八社區搭建起“智慧58”管理系統,除了探索智慧養老,還結合老舊小區改造,進行海綿體道路改造、社區活動中心配套換新,并積極拓展多項智能化便民服務,小區諸多“身邊事”,居民們線上就能參與。
在2023年開展的“城市體檢”中,居民們通過線上和線下反映,社區老年人較多,小區多集中在山上,出門不太方便。訴求很快有了回應。今年,一部從山下直達山上居民區的大型垂直電梯正加緊建設。建設過程中,游仙住建部門和街道社區從“設計、建設、監督、驗收”全程發動居民參與,僅在線上智慧物業平臺就收集了有效意見建議40多條,形成完整社區共建共治新局面。
從智慧社區、數字物業到智慧醫療,從社區服務的優化到居民生活的便捷,在完整社區建設中,五八社區正加“數”前行,將更多可觸可感的“數字場景”應用到便民服務、社區治理中,讓社區居民生活有“智”更有“質”。(記者 蘭建春)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