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虹科創新科技公司生產線上,機械手快速運轉
今年是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40周年。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國家級經開區建設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令人倍感振奮。
作為我國西部地區較早的國家級經開區之一,綿陽經開區歷經24年的向上生長,已發展成為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四川省優秀工業園區、四川省新型工業示范基地,擁有四川省首批化工園區、國家級中小企業連接器特色產業集群、省級中小企業智能家電終端核心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
主導產業加速“騰飛” 高端制造活力持續迸發
這段時間,綿陽經開區四川虹科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加班加點生產一批發往深圳、東莞的訂單,這筆訂單總量達5萬平方米,價值500萬元。
10月23日,記者走進該公司二車間生產線看到,一張張成型的高鋁蓋板玻璃被機械手臂來回運轉,幾番傳送之后,成功下線,進入庫房準備打包發往客戶手中……
四川虹科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歐萬平告訴記者,這條正在滿負荷運行的生產線是該公司新投資10億元建設的第二條高鋁硅蓋板玻璃生產線,整個產線從配料、熔化、成型、退火到產品下線,實現了100%自動化,年產能預計達到1000萬平方米,年產值預計能實現5億元。
智能終端、新型功能材料、智能裝備,是經開區目前專注發展的三大主導產業。虹科創新作為新型功能材料的典型代表企業之一,自入駐綿陽經開區以來,千方百計加大研發投入,持續不斷開發新產品,推動整個產業迭代換新。
“目前王者熊貓蓋板玻璃第三代產品已經研發成功,這個產品的主要優勢在于它的抗跌落性能更強,一般從我們正常打電話的位置掉到地上也能保持完好無損。”歐萬平介紹,作為制造企業,近年來,公司著力自主創新、智能化制造,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加大研發投入。目前,公司已經成功打造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成為經開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性企業。
從目前的生產經營情況來看,虹科創新預計今年全年將實現產值11億元,比去年增長約10%。
特色產業筑牢“基本盤” 集群鏈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主導產業開足馬力趕訂單,作為兩大特色產業之一的電子元器件產業也如火如荼。
10月23日,記者走進位于經開區的中國(綿陽)科技城連接器產業園項目施工建設現場看到,11臺塔吊鱗次櫛比、同時運轉,500余名工人正緊張有序地推進項目建設。
中國(綿陽)科技城連接器產業園項目經理蔣方林介紹,項目共有6棟大樓,目前有3棟已完成主體封頂,正在進行二次結構施工,另外3棟計劃于今年底完成主體封頂。“我們正在搶抓10月黃金季節,快速推動項目建設,為明年全面竣工打下堅實基礎。”蔣方林說。
該產業園建成后,將顯著增強經開區國家級連接器中小企業特色集群的競爭力,推動綿陽連接器產業從單一產品到成鏈發展、從單個企業到產業集群、從低端產品到高端技術發展。
項目建設單位四川中科經永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金超表示,連接器作為電子系統中的關鍵零部件,其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涉及諸多細分產品和領域。產業園建成后,將成為以連接器為主、兼具電子信息產業的綜合性園區,搭建連接器產業集群化發展平臺,加快區域制造業優化升級,帶動招商引資、企業抱團發展、形成產業規模,從而形成產業良性循環。
在此基礎上,產業園還將進一步吸引上、下游企業集聚,積極探索打造一條“引進優質項目-完善產業鏈-培育產業集群-打造產業高地”的連接器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助力綿陽連接器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數字化發展。
錨定“三主兩特”多維發力 加快建設西部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建區24年以來,綿陽經開區發展日新月異。特別是2022年以來,經開區招引項目60個,項目投資總額725。4億元,快落地、快建設、快投產的“經開速度”激發了旺盛的產業發展活力,形成聚企成“鏈”、集“鏈”成勢的產業發展態勢。
“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為我們做好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既倍受鼓舞,又深感責任重大。”經開區黨工委書記谷雨表示,作為國家級經開區的一員,綿陽經開區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化感恩為動力,承關懷而奮起,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決心,努力把綿陽經開區打造成代表新質生產力的西部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努力為區域協調發展和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結合綿陽經開區發展實際,谷雨表示,將繼續以智能終端、新型功能材料、智能裝備三大主導產業和精細化工、電子元器件兩大特色產業布局為基礎,在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擴大國際合作、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持續發力。
“全區上下必將勠力同心,勇當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高質量發展,爭取早日建成千億園區,加快挺進全國經開區50強,為科技城發展貢獻更多經開力量。”談及未來,谷雨信心滿滿。(記者 謝艷 唐云峰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