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陽菲菲 陳松)10月21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圍繞產業生態開展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試點工作方案》。
《方案》指出,全省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試點工作,要聚焦服務產業建圈強鏈,從產業發展和企業需求出發,在提供更加便利化基本政務服務基礎上,統籌政府、市場、社會三方資源,疊加精準、個性、衍生和智慧四類服務,優化服務模式,推動政務環境與法治環境、要素環境、創新環境良性互動,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和政策鏈五鏈融合,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方案》明確,試點地區有瀘州市、綿陽市、廣元市,以及成都高新區、成都市武侯區、成都市青白江區、攀枝花市米易縣、樂山市夾江縣、雅安市天全縣,還包括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自貢航空產業園等13個產業園區。
《方案》要求,各試點地區要圍繞服務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計劃,突出特色產業,梳理完整的產業鏈條;參考已制定的省級指導目錄,逐級制定本級涉企服務事項清單;參考綿陽市新型顯示和宜賓市動力電池2個產業鏈服務事項清單,將涉企服務事項省級指導目錄及本地各級涉企服務事項清單中的事項嵌入產業鏈,形成產業鏈服務事項清單。推動清單內服務事項進駐線上線下渠道,提供集成服務。
《方案》對試點地區的任務做了三年規劃,2024年,試點地區圍繞重點產業鏈編制發布涉企服務事項清單,打造企業綜合服務中心(專區)和園區企業服務驛站兩個站點,推動服務事項全面進駐,在工作機制、辦事流程、服務方式等方面實現創新。2025年,建設運行企業綜合服務、“企業碼”應用體系和政企溝通交流等線上平臺,完善服務渠道,推進清單內事項在站點和平臺集成提供、便捷辦理。試點地區持續開展探索創新、形成經驗,適時組織全省推廣。2026年,建立跨領域跨地區涉企服務協作機制,促進行業、區域間業務鏈接和發展協同,壯大產業發展“生態圈”,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推動構建較為成熟的產業生態服務體系。
《方案》對有關具體工作進行了細致說明。同《方案》一起發布的還有試點地區特色產業清單、涉企服務事項省級指導目錄(第一版)和綿陽市、宜賓市兩條產業鏈服務事項清單范例。(原載2024年10月22日《四川日報》)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