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20日,由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北京曜陽公益基金會和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十屆中國養老服務業發展論壇”在廣東省茂名市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科技助力養老服務”。來自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的專家學者、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等100余人參加會議。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在致辭中對茂名市委、市政府等給予本屆論壇的大力支持與幫助表示感謝。他指出,需要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對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認識,在凝聚共識的基礎上采取更加有效的行動。超常規的老齡化需要以超常規的舉措來發展養老服務業,創新性地配置資源并尋求適合國情的養老服務發展新路,因地制宜、綜合應對、多條腿走路。借助科技力量助力養老服務業大發展是必由之路,要在普惠與個性化兩個層面同時發力,切實提高養老科技產品的質量。
在主論壇上,共有九位專家做主旨演講。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解放軍總醫院原院長朱士俊作了題為“科技助力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的發展策略”的報告。他表示,發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應堅持政策引導、政府扶持、社會興辦、市場推動、專業運營的原則,注重發展的整體性、系統性、持續性、生態性和效益性。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原一級巡視員郝福慶作了題為“發展銀發經濟的若干思考”的報告。他指出,發展銀發經濟首先要明確銀發經濟的內涵、外延和意義,強調銀發經濟是為老年人提供產品和服務(包括為老齡階段做準備)的全部經濟活動的總和。
北京曜陽公益基金會發起人、中國社會保障學會養老服務分會名譽會長江丹在報告中指出,養老事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速,如何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滿足老年人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成為了我們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社會組織,都要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組織各類活動,給予老年人精神慰藉。她表示,無論是陪伴還是物質上的幫助,每個人都要從內心深處喚起對老年人的關愛之情,用人文關懷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撐起一片溫暖的天空。北京曜陽公益基金會將從深化志愿者服務、完善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和加強養老服務人員培訓三個方面開展相關的人文關懷工作,為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理事長于建偉在報告中介紹了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用科技助力養老服務的情況。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西北大學教授席恒在題為“養老科技與科技養老:新質生產力助力養老服務”的報告中指出,新質生產力新物質資料中的新材料,新技術介質中的新技術和新型勞動者中的創新與激勵機制,為養老服務提供了新機遇。
主論壇后,舉辦了“科技助力養老服務院企論壇”和“科技助力養老服務圓桌會議”。多位與會專家學者、養老院院長、企業家等進行了演講和經驗分享。
中國養老服務業發展論壇是由中國社會保障學會、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中心于2015年共同發起,每年舉辦一次,每屆論壇均邀請學界、業界、政界代表聚集一堂,共同探討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之道。自活動發起以來,形成了《中國養老服務業發展高層論壇演講選編》《中國養老服務發展報告》等一系列成果,成為我國養老服務領域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重要交流平臺,為推動我國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