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虛擬交易平臺騙取受害人參與“古玩競拍”,并以拉人頭方式讓“文玩”競拍漲價,隨后,以獲利分紅為誘餌讓參與人發展下線……日前,記者從市公安局游仙區公安分局獲悉,經警方深挖布控,成功偵破一起利用互聯網搭建虛假珠寶、文玩交易平臺,從事網絡傳銷犯罪的特大案件。該案涉及全國28個省(市),參與人員12萬余人,涉案總金額高達51億元。截至目前,游仙公安徹底打掉實施傳銷犯罪的網絡平臺2個,搗毀犯罪窩點12個,抓獲并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嫌疑人員112名,凍結涉案資金1000余萬元,扣押涉案電子產品50余件(套)。
□程維星 寇盈 記者 劉晏男
玩虛擬“古玩” 落入傳銷圈套
2023年年底,游仙公安接到轄區居民李女士報警稱自己在網上遭遇詐騙。通過問詢李女士,民警了解到,去年5月,李女士經人介紹,在一款名為某某珠寶的APP上注冊了個人賬戶,該平臺有千余款“文玩”產品,囊括玉石、瓷器等,每款商品價格從百元到上萬元不等。
李女士告訴民警,平臺的交易規則為“競拍”,若有人看中李女士競拍下的商品,再次競拍,那么李女士則可從中獲取利潤。簡單操作易上手,以為憑借自己獨特的投資眼光就可賺錢,李女士很快入局,幾次競拍下來,也小有盈利。可不多久,她發現平臺突然無法正常運作,自己競拍下的“文玩”被限制出售,投資資金也被牢牢鎖死在平臺賬戶中,李女士這才警覺自己被騙……
在李女士報警后,游仙公安又接到多起報警,受騙者高達數百人。為保障人民群眾財產不受侵害,游仙公安對此高度重視,立即上報案情。在市公安局的指導下,當即成立專案組進行偵辦。
專案組偵查發現,該案系犯罪團伙通常利用網絡平臺,通過“拉人頭”的方式在網上行騙,是當下一種全新的網絡傳銷模式。“在這個虛擬網絡平臺上,展示了多種所謂的‘古玩’,其實是毫無價值的石頭,甚至多數都沒有實物。”辦案民警告訴記者,受害人注冊后,通過“競拍文玩”達成“交易”,同一“文玩”每次競拍漲價4%,自己獲利1.5%,推薦人獲利0.5%,平臺收取0.8%的技術費,各層級分攤剩余1.2%利潤。“前期看上去是小有盈利,到后期就會被平臺鎖死賬戶,凍結資金,這種以‘拉人頭’模式盈利的方式涉及傳銷犯罪,是違法的。”辦案民警說。
警方跨省追捕 犯罪團伙一窩端
專案組通過分析研判、核實調查,以張某等人注冊開辦的“某珠寶交易平臺”為切入點,對交易平臺20余個登錄網址、域名以及通訊信息進行深入調查后發現,福建省福州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為該交易平臺提供技術支持。由此,警方成功鎖定平臺開發和技術運維人員。
隨著案件的深入偵辦,專案組民警充分利用大數據作戰模式,通過對該傳銷組織重點人員和資金流數據的分析,成功鎖定了李某某、羅某某、王某某等出資人員及高層組織管理人員,發現該團伙通過網絡搭建平臺,采取“互助+拆分+搶拍+分布式+點對點”的模式,大肆吸納參與者,通過鼓勵參與者發展下線、購買文玩,再反復買賣,賺取非法收益,并設置會員、店長、出局店長、團隊長4個層級的“金字塔”式等級機構。
針對案件情況復雜、涉及人員眾多、資金鏈條龐大等困難,專案組民警夜以繼日對資金交易、賬戶信息等數據進行全面分析研判,成功梳理出傳銷組織的組織架構、人員構成、地域分布等情況,最終鎖定犯罪活動相關嫌疑人。
在精準掌握該傳銷組織團伙架構、組織領導傳銷活動關鍵證據的基礎上,專案組在市公安局的指導下分批次實施收網行動,集中警力奔赴山西、廣西、福建、湖南、廣東等28個省(市),在當地警方的通力協作下,成功抓獲了李某某、羅某某、尹某某等涉嫌組織領導傳銷犯罪活動主要犯罪嫌疑人65人,凍結相關涉案資金,扣押電子產品,勘驗提取會員數據12萬余條。
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處理中。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