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記者漫步在三臺縣富順鎮太平村的山路上,只見板栗樹遍布山野,村民在林間敲打、撿拾從枝頭落下的板栗。
今年,板栗的市場價格為每公斤16元左右,較去年有所增長,在村民的眼中,顆粒飽滿的板栗正是金秋收獲季節最美好的象征,為當地村民帶來了豐收的喜悅。
板栗樹變成“搖錢樹”,并非一夜之間的事。太平村板栗種植歷史悠久,如今已發展成為一片沿山勢起伏的板栗林海。以甜度高、口感糯為特點的大紅袍板栗,為當地村民開拓了一條致富之路。據統計,板栗產業的收入已經成為太平村70%家庭的重要收入來源。
談起種植板栗給村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村民劉太平最有發言權。2004年,他成為首批敢于嘗試的種植者之一。20年過去,那些曾被視為“小刺球”的板栗,如今已變成“金果果”。劉太平喜不自禁地說:“板栗種植管理投入少,我家種了15畝,今年的純利大概在兩萬元左右。”
據富順鎮太平村黨總支書記周曉斌介紹,截至目前,太平村的板栗種植面積已達到2400多畝,產值400余萬元。為了解決板栗銷售問題,對板栗的產供銷形成一體化,實施統一進行管理銷售的模式。今年村里冷藏庫正式運營投產,以村合作組織形式大量收購板栗,在10月下旬大面積向外進行銷售。
隨著板栗栽培規模的不斷擴大,太平村又在綠色有機生產上下足了功夫。2022年,太平村有33。33公頃板栗通過有機產品認證。目前,該村正在積極探索有機產品的電商銷售之路。得益于有機板栗的高品質,其市場價格是普通板栗的兩倍,為當地村民帶來了更加豐厚的回報。(吳桐 記者 李春梅)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