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1月26日,走進位于中關村信息谷一期的四川中久防務科技有限公司,其綜合部部長楊燕正在與四川綿陽工業園開放合作部工作人員溝通,對接公司搬遷至園區新建的工業載體相關事宜。
作為一家集微波毫米波技術研發、服務、產品生產、控制軟件設計、系統解決方案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四川中久防務科技有限公司在2020年榮獲四川省“瞪羚企業”稱號。其產品主要為微波毫米波固態功放,可廣泛應用于通信、雷達、遙測遙控、電子對抗、電磁兼容測試等領域。
“由于公司今年計劃增加產品類型,產能需求不斷擴大,目前公司所在的中關村信息谷一期的辦公場地無法滿足公司下一步的發展。”楊燕介紹,看到園區內新建了不少工業載體,經考察后,公司計劃搬過去,辦公場地也將由之前的1千多平方米增加到2千多平方米,為企業的下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一邊,四川綿陽工業園北區的中關村信息谷二期,不少簽約入駐的企業正忙著裝修事宜。
去年12月交付使用后,一個月時間內,二期已完成注冊企業20余家,儲備待簽約企業18家,累計意向簽約面積約16000余平方米。
不斷加快產業空間建設,提供高品質產業載體,助力產業鏈式發展,四川綿陽工業園再放大招。
去年,園區堅持“圍著項目轉,盯著項目干”的理念,以產業載體建設為中心工作,實施“三盯機制”,高效完成了13個產業載體項目建設,建成面積103.47萬平方米。
“103.47萬平方米包含以工業、倉儲物流以及科研辦公為主的產業載體,為下一步空天產業、先進制造業的招引筑牢了堅實基礎。”四川綿陽工業園項目建設部部長謝斌介紹,今年將繼續優化載體建設,預計到年底園區產業載體面積將突破410萬平方米,為產業聚集再添新動能。
百萬產業載體已建好,接下來在招商上如何發力?綿陽工業園開放合作部部長張浩告訴記者——
?聚焦園區現有載體,通過精準化、專業化、平臺化“三化”招商模式,進一步激活招商引資強磁場效應,匯聚起源源不斷的發展新動能。
?深入踐行鏈式招商行動,圍繞新型顯示、汽車電子、空天產業、人工智能等主導產業,著力招引一批上下游產業鏈項目,加強與聯東U谷、中南高科、中關村信息谷等平臺協同招商行動,挖掘一批優質項目信息。
?通過借勢借力,與“涪城薈”招商聯盟、西南科技大學等大院大所合作,著力轉移轉化一批科研成果項目,全力推動“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取得新成效。
(涪江觀察記者 尹秦 王澤宇 實習生 敬嬋瑞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