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第九屆科博會 > 正文
        乘風破浪開新局 綿陽科技城再出發——寫在第九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開幕之際(下)
        发稿时间: 2021-09-07 10:07    来源: 四川在線
          摘要:9月5日,雖然是周日,但在中國(綿陽)科技城核醫療健康產業園項目現場,仍是一片忙碌場景。在項目施工負責人眼里,現場的鋼筋水泥和之前所有負責的場地都不一樣:“高科技!質子醫療、同位素醫療,都是核科技,治病的,來不得半點馬虎。”

          四川在線記者 祖明遠 尹勇

          9月5日,雖然是周日,但在中國(綿陽)科技城核醫療健康產業園項目現場,仍是一片忙碌場景。在項目施工負責人眼里,現場的鋼筋水泥和之前所有負責的場地都不一樣:“高科技!質子醫療、同位素醫療,都是核科技,治病的,來不得半點馬虎。”

          

         

          綿陽科技城新區一景。圖據封面新聞

          “無中生有”的綿陽核醫學產業,與科博會有不解之緣。在3年前的第六屆科博會上舉行了一場核醫學論壇上,有專家現場拋出一個問題:能不能發揮綿陽的國防科研資源優勢,探索核醫學技術應用實踐?

          專家拋出問題,綿陽接招了。3年如一日的“日拱一卒”,當初設想的核醫學產業園已初具規模。更關鍵的是,經過長期研發,綿陽在我國核醫學高端裝備領域取得新的進展——4月,首臺國產醫用回旋加速器正電子藥物制備中心在綿陽誕生。醫用回旋加速器是一種高端核醫學裝備,既可通過質子束打靶生產醫用同位素,協助PET-C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進行癌癥的早期診斷,也可直接用于癌癥的治療。

          從一個想法,到一套設備,再到一個產業園區,這條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之路,有些用時數十年也未能走通,但在綿陽這座中國科技城,隨著各項創新機制的推行,創新能級不斷提升,其雄厚的國防科研底蘊正在不斷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該產業園區建設預計在年底可完成,未來這里有望發展為年產值上百億元的核技術應用高地。

          蘊藏在綿陽的科技實力,正如同奔涌的涪江,不斷迸發出勃勃發展活力,推動科技城建設乘風破浪,駛向更廣闊的創新之海。

          

         

          圖為中國(綿陽)科技城創新中心,圖片由綿陽市委宣傳部提供

          乘風而行 在國家科技創新大局中 尋找綿陽前進方向

          與中國(綿陽)科技城核醫療健康產業園不遠,是總投資超20億元的激光產業基地,合作伙伴同樣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得益于雄厚的國防科研技術底蘊,綿陽在核技術、激光技術等尖端科技方面都有深厚“功底”。而上溯源頭,要從上世紀的“三線建設”說起。當時國家在綿陽布局了一批國防科研院所和軍工企業,這奠定了綿陽這座城市的“底色”——如今全市擁有國家級科研院所18家、“兩院”院士28名,而后者約占全省院士總數的“半壁江山”。從雷達到火箭,從“神舟三號”到“天舟二號”,從大飛機到“天問一號”……“綿陽智造”在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中屢屢建功。

          這樣的科技資源儲備,賦予了綿陽在創新發展上的使命擔當——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圍繞“提升中國(綿陽)科技城創新能級”作出專門部署,要求成都、綿陽與重慶共建西部科學城,打造成渝綿“創新金三角”;要求綿陽加快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先行示范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高地;支持成都、綿陽共同創建國家級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高擎科技之帆,乘創新政策東風,綿陽推動科技城建設的落腳點,從未偏離過這座城市的國家使命——在找準創新發展的著力重點時,綿陽將視線投向更高處,堅持服務國家全局與推動地方發展相統籌,把國家戰略需求和綿陽發展需要結合起來。

          依托雄厚的科技資源,借力科博會帶來的各種資源要素,瞄準源頭創新,綿陽堅持“科技立市、創新強市”,加強系統謀劃和前瞻布局,引導和組織優勢力量下大力氣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術。據統計,“十三五”期間,綿陽累計實施省級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650余項,填補了一批國內空白。

          技術“高點”,同樣可變為產業“高地”。綿陽統籌整合軍地技術、資本、信息、人才等資源要素,與在綿科研院所共建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科技創新中心等平臺,促成核醫學、激光產業基地等戰略新興產業發展,不僅填補全省相關產業的空白,更趟出一條院地協同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千帆競發 深化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 積極培育創新主體

          近日,在四川東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廠區內,施工人員正在忙著安裝設備、鋪設電纜。這是年產5200噸高頻高速印制電路板用特種樹脂材料產業化項目現場,生產的新型材料在5G通訊場景中有良好應用前景,項目尚未投產已收到近2000萬元的訂單。

          在技術創新背后,是綿陽對創新主體的清晰認知: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創新的基礎力量,在創新源頭供給和人才供給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而企業是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

          為此,綿陽不斷優化政策,一方面提升綿陽對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的招引培育力度,一方面打通各創新主體間的“壁壘”——組建由龍頭企業牽頭、科研院所和高校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

          以東材科技為例,得益于駐綿科研院所在技術和設備方面的支持,2020年其投建的特種聚酯薄膜生產線凈利潤達超過1.7億元,而新啟動的特種樹脂材料可滿足5G通訊各種應用場景的性能需求,需求同樣非常廣泛。

          吸引和培育創新主體,也需要創新思維。

          9月5日,創業黑馬西部(綿陽)科創基地內,專家正在與遠在東部的兩家企業負責人進行溝通。根據綿陽產業發展需求,該基地的首批項目從全國”海選“到45家優質初創企業入駐“加速”,其中不乏年營收超1億元的“種子選手”,而這距離該項目啟動僅1個多月時間。

          如果將過去的創新項目招引培育視為一顆顆地“植樹”,那么以平臺化推動工作則可以看作一片片地“造林”。通過與中國科學院旗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的合作,綿陽市涪城區建立起一座橋梁——一頭連接中科院的科技創新資源,另一頭對接當地創新發展所需,不僅效率更高,也更能選出適合彼此的項目,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如今,僅涪城區已布局11個科技創新平臺。

          連續舉辦8屆科博會,各種科技創新力量在綿陽激蕩,當地力推的各項創新舉措,讓綿陽創新主體蓬勃發展。一組數據佐證了這一點:2020年,綿陽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6家,總數達到446家,認定申報數、凈增數與通過率均創歷史新高,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1375家。

          正是這樣的創新精神,推動綿陽改革機制體制,在全國三批次推廣56項支持創新改革舉措中,“綿陽經驗”上榜9條。

          

         

          萬槳劈浪 提升科技服務能力 讓技術從“書架”到“貨架”更順暢

          近日,國家兩用技術交易中心重慶分中心迎來了一批參觀者。吸引他們的,是國家兩用技術交易中心分布在全國的技術交易“撮合”團隊——一手牽著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儲備,一手牽著企業的技術需求,在全國范圍內促成技術合作。

          要處理好技術成果轉化問題,需要讓停在“書架”上的技術成果贏得更多企業的關注,走向更廣闊的市場“貨架”。綿陽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政府搭臺,培育專業的科技服務機構扮演好“橋梁”角色。

          位于綿陽的國家兩用技術交易中心正是其中之一。落戶重慶市不久,其分中心了解到重慶榮凱川儀儀表有限公司有技術需求,便在數據庫內匹配資源“找對象”,很快聯系上西南科技大學制造學院。雙方一拍即合,這場“科技聯姻”讓企業負責人非常滿意,為新產品找到了技術支撐團隊,讓他對未來5年市場開拓更具信心。

          如今,隨著科技服務能力上的提升,綿陽科技服務范圍也拓展出省。國家兩用技術交易中心在全國已建設多個分中心,服務范圍大大拓展,撮合能力也得到顯著增強。目前,該中心的數據庫已收錄各類成果超3萬項、相關企業1.3萬余家,征集企業技術創新需求2900余項,吸納評估評價師及各類專家1500余人。

          不止于此,為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轉化,走好科技創新“最后一公里”,綿陽探索形成了一套科技成果對接機制。目前,全市有國省級技術轉移中心11家,省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企業91家。

          借力科博會帶來的超大“流量”,綿陽科技服務品牌越來越響亮,更多企業也將技術合作的目光投向綿陽。在不久前舉行的綿陽“天府科技云”大會上,西南科技大學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帶來了一款新型樹脂材料,因其強度高、韌性強,特別是有別于傳統樹脂材料的可循環利用特點,讓其一亮相就吸引了多家參會企業的洽談合作。

          

         

          筑牢船體 加快建設科技城新區 培育創新發展新引擎

          小小的一個裝備卻可以給地球做CT——通過在地下產生不同頻幅氣爆,從而形成反射波,進行地質勘測、石油勘測等。“傳統的炸藥人工震源,能耗較大,其產生的化學殘留物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破壞。而氣爆人工震源通過特殊工藝,可讓能效提高數倍,爆炸后產生的是水和二氧化碳。”

          憑借這款產品,四川偉博震源科技有限公司已敲開了這一細分市場的大門,產品在湖南等地得到應用。從不到10人的初創團隊到如今在細分領域嶄露頭角,其創始人將發展秘訣歸結為“綿陽良好的發展氛圍”。

          

         

          身處綿陽科技城新區,借助周邊集聚的科技服務機構以及科博會平臺,該企業成功“牽手”科研院所,很快,震源激發成功率由不穩定提升至100%;另一方面,通過科博會的“牽線搭橋”,該企業對接上中科院、中國地震局等一批優質客戶,攻克了市場和資金的難題。

          隨著科技城新區建設的提速,更多創新平臺在籌備落戶于此,無疑將進一步提升綿陽創新發展的吸引力。

          不久前,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關于支持綿陽科技城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明確“培育高質量發展新的動力源,提升區域中心城市發展能級,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示范區”,并提出一系列給力的支持政策措施,這對科技城新區實施“招院引所”工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將提供新的支持。

          以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為例,綿陽已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達成合作,共同打造該平臺,使其成為攻克先進技術產業化難題的重要載體。

          看好科技城新區富集的創新資源,已有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創新企業選擇落戶,不僅善于“入地”,同樣也能“上天”。綿陽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衛星超級工廠正在加緊施工,建成后可具備年產50顆新型遙感衛星的生產能力,填補省內衛星制造產業的空白。

          

         

          隨著一批新的利好政策的完善,科技城新區的吸引力還在加強。不久前,在綿陽市科技型企業信貸融資對接會上,兩家銀行兩年內將為綿陽市科技型企業授信資金20億元以上。

          綿陽市專門設立科技金融風險補償基金,其規模從2000萬元已升至7000萬元,合作銀行也由當時的1家增加到現在的5家。截至今年6月末,5家合作銀行累計為綿陽市102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放貸款,貸款金額突破80億元。

          編輯:譚鵬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寂寞少妇做spa按摩无码| 变态SM天堂无码专区|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 日韩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白丝无码免费视频| 蜜桃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乱人伦|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国产三级无码内射在线看| 日本无码WWW在线视频观看|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无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视免费观看|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中文字幕色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