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找準“落腳點” 理清“連接線” 拓寬“服務面”
新區直管區凝心聚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政務服務大廳工作人員用心服務群眾
科技城新區直管區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推動改革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從問題出發、從小事入手、從實處著力,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黨員干部活躍在基層一線,找準“落腳點”,理清“連接線”,拓寬“服務面”,辦好“百姓事”,著力解決廣大基層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辦實事解難題檢驗黨史學習教育實效。
A找準“落腳點” 辦好群眾急事
新區直管區居民張敏洪因工作需要,前往中國香港次數較多。“以前每次都要到涪城區或者高新區去辦理相關手續,來回跑一趟要一兩個小時。”張敏洪告訴記者,現在就在直管區辦理,半個小時之內就能搞定,省時又省力。
不僅如此,直管區出入境服務大廳還開通了老年人辦證綠色通道,老年人可以免預約申請、委托親友代辦、享受引導員全程輔助指導,60歲以上老年人五年內曾辦理過出入境證件或居民身份證的照片可以再次使用。
這正是新區直管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解決群眾需求的生動寫照。
新區直管區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始終,既立足眼前,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又著眼長遠,完善解決民生問題的規章機制。通過領導和黨員干部走訪調研聽民意,收集整理群眾反映的困難及問題,梳理并建立“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項目清單,確定“為民辦實事項目清單”“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清單”“縣處級領導干部辦實事項目清單”,通過領導帶頭領辦,促進項目清單落實力度,推動為民辦實事落地見效。
領導帶頭是無聲的示范,在“關鍵少數”發揮的“頭雁效應”下,直管區廣大黨員干部更加堅定了信仰,呈現出敢于擔當、甘于奉獻、一心為民的精氣神,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得到充分彰顯,掀起了“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熱潮:
為轄區內餐飲及“六小”行業595名從業人員提供一站式健康證辦理服務,解決健康證辦理周期長;在小區設立便民服務點,解決老年公交卡制卡來回跑;推出年審相關服務事項就近辦,讓企業年審少跑路;妥善處理學府風情小區房頂漏水,解決群眾身邊的煩心事……
一批批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得到解決,一樁樁好事、急事得以落實,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B理清“連接線” 解決群眾難事
近日,位于新區直管區的云泉路學校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今年秋季將開門迎接第一批新生。該學校設置小學36個班和初中15個班,可招收學生2800人,能夠滿足適齡中小學生就近入學需要,是新區直管區一項解決周邊適齡學生入學問題助力區域教育事業發展的民生工程。
云泉路學校只是新區直管區深入開展為民辦實事,解決群眾身邊難事的一個小片段。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廣大群眾的強大動力,新區直管區立足本職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圍繞解決就醫、就學、就業、住房、出行等民生問題傾聽群眾意見,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進表”,推出系列切實解決問題的實招硬招,推行一批能直接給人民群眾帶來福利的措施項目,解決群眾難事。
圍繞解決就醫問題,進一步擴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組建“流動醫院”小分隊,組織醫務人員到小區開展義診和健康體檢、為老人上門義診等,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病就醫。
圍繞解決上學問題,建設云泉路學校,著力緩解園區及外來務工人員家庭適齡兒童“入學難”問題。
圍繞解決用工問題,以“春泥行動”為契機,助力搭建畢業生與用工企業對接平臺,解決用工需求。
圍繞解決就業問題,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開展創新創業暨民營企業招聘周線下招聘活動;積極開展“直播帶崗”招聘活動,提供用工崗位近千個。
圍繞提升群眾出行環境,聚焦群眾步行和自行車出行“走不通、不安全、不舒適”等問題,開展園藝街人行道改造提升工程;新建人才綠道,將人才元素融入項目建設,打造“串園景連綿城,敬人才享自然”的綠道典范,讓市民在家門口、于細微處感受到生活環境的變化和城市溫度。
理清“連接線”,切實解決民生難題,新區直管區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為民服務解難題的實際成效踐行初心使命,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C拓寬“服務面” 辦好群眾小事
“簡直太方便了!”日前,市民劉志在新區直管區政務服務大廳僅用幾分鐘就辦理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變更業務,這么高效是怎么做到的?秘訣就在于新區直管區推行的“口述式”登記服務上。
針對轄區部分群眾因受文化程度限制、電腦操作技能欠缺,導致申請辦理營業執照存在困難的實際情況,新區直管區全方位公布辦事指南、材料清單、制式表格、填報示范,并探索實行個體工商戶“口述式”辦理營業執照,通過現場互動、及時溝通,全面落實“馬上辦”,有效提升辦事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為了真正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新區直管區從行業民生問題入手辦好一批貼心事,從現實生活問題入手辦好一批群眾身邊的小事,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著力解決群眾身邊小事,直管區還組織轄區黨員開展關愛行動和志愿服務行動,立足群眾的“微心愿”,組織轄區志愿者和愛心企業商戶,為轄區群眾免費提供理發、測量血壓等便民服務,累計為群眾提供“微心愿”服務71449余人次,實施關愛行動298人次,開展各類志愿服務共7733余人次,通過梳理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并創造條件、切實加以解決,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動真格、見實效。
與此同時,完成新建9處生活垃圾收集點配套垃圾桶的設置工作,增設生活分類垃圾桶60余個,有效解決居民生活垃圾亂投放、無處投放等問題,進一步引導居民文明投放垃圾;依法拆除八角社區居民違規搭建的洗車場和廢品收購站,清理建渣,及時恢復周邊環境,徹底解決因環境問題引起周邊諸多不滿和投訴的煩心事。
以時間為刻度,以溫情為坐標,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新區直管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樁樁小事構筑起新區直管區百姓幸福的大事,件件實事辦進了萬千百姓的生產生活中,也辦到了他們的心坎上。(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敏 趙利賓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