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
外貿進出口總值139.6億元人民幣,全省第二
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27.7億元,增長39.2%
企業“提前申報”率達74%,進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壓縮了56.9%,出口壓縮了52.9%
綿陽新聞網訊 據海關統計,今年1-7月,綿陽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139.6億元人民幣,列全省第2位,較去年同期增長4.7%。
今年1-7月,我市外貿發展提速,與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快速增長,化工類產品進出口增速迅猛,重點企業外貿發展向好。5月,綿陽進、出口值由負轉正,均實現正增長,7月增速明顯加快。7月當月出口9.4億元,同比增長26.8%,環比增長4.2%,繼6月單月出口創3年來新高后,再創新高;進口較為穩定,單月進口值保持在10億元左右。
1-7月,綿陽共與122個國家和地區發生貿易往來。值得注意的是,綿陽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大幅增長,同54個國家有貿易往來,進出口總值27.7億元,增長39.2%,占19.8%,比重上升4.9個百分點;與東盟實現進出口總值10.6億元,增長24.4%,占7.6%,比重上升1.2個百分點。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近年來,綿陽海關堅持聚焦龍頭,服務重點,持續深化“互聯網+海關”“7×24小時”預約通關等服務措施,大力推行“兩步申報”“提前申報”等一系列便企利民改革舉措落地落實,提升通關效率,有效降低企業貿易成本。1-7月,企業“提前申報”率達74%,進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壓縮了56.9%,出口壓縮了52.9%。
口岸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讓更多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更便利。今年上半年,綿陽共238家企業實現進出口實績,其中19家企業實現上億規模進出口。
下一步,綿陽海關將繼續堅持“智慧監管精準服務”總體思路,不斷強化隊伍建設,提高海關關員業務能力,認真落實海關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各項舉措和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為進出口企業提供更優質的通關服務。同時聯合商務、農業、市場監管等部門積極培育外貿潛力企業,繼續支持綿陽外貿高質量發展。(任靜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蘭建春 實習生 王儻)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