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3月24日電 這所小學走出60多位冰球國手
新華社記者王君寶
很少有小學“將冰球運動的發展作為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二馬路小學是個例外。
作為中國最早發展冰球運動的城市之一,齊齊哈爾市在中國冰球運動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在齊齊哈爾市,人們只要提到冰球,便會想起二馬路小學,因為這里曾走出過60多位冰球國手。
在齊齊哈爾市一條并不寬的街道旁,二馬路小學的校門被設計成冰球球桿的形狀,校門斜對面,一家冰球主題的燒烤店與之呼應。
周末,剛剛忙完學校室外冰場的相關工作,二馬路小學德育校長劉占軍匆匆走進教學樓。
“現在人們提到二馬路小學,第一反應就是冰球。”指著學校一樓大廳中央雕刻有冰球運動員的木質屏風,劉占軍介紹起學校的歷史。
二馬路小學1957年開始組建校冰球隊,曾被確定為全國體育傳統項目示范校、黑龍江省冰球活動基點校,先后為冰球國家隊培養隊員60多人。
劉占軍介紹,在發展冰球運動初期,條件十分艱苦,學校用土壘成圍墻,用臉盆和水桶在圍墻中澆冰。簡易冰場內,隊員用自制的冰球桿,在沒有護具的情況下訓練……
聽著“難以想象”的歷史,抬眼看著如今教學樓內無處不在的冰球元素——以冰球桿的形狀制成的樓層標識、走廊墻壁上掛著的從二馬路小學畢業的冰球國手照片——故事中間的銜接似有些困難。
劉占軍回答了記者的困惑:“能從零起步,取得如今的成績,離不開學校主要負責人的責任感和各界的幫助。”
二馬路小學從1957年開始,一直沒有間斷過每年室外冰場的建設。不僅如此,從2006年開始,二馬路小學還得到王嘉廉冰球希望工程的支持,在訓練器材等多方面得到捐贈,多年來還獲得齊齊哈爾市體育局、教育局等多個單位的幫助支持。
但僅有硬件條件還不夠,劉占軍介紹,從建立校冰球隊開始,學校便一直重視梯隊建設以及師資力量的培養。學校目前的6名體育教師都會滑冰,其中有兩名冰球教練。
二馬路小學每年都會進行冰球隊員的招募,隊員分布覆蓋一年級到六年級,甚至很多苗子從幼兒園起便開始選擇、培養。
為促進隊員成長進步,校冰球隊無論寒暑每天都能保證固定的訓練時間。而為保證學校冰上運動的普及率,冬季每個班級每周都有兩到三節冰上體育課。
此外,學校還對班主任支持冰球隊員訓練、關注冰球隊員成長等方面進行考核,在學習輔導等方面向冰球隊員傾斜,對品德、學習、球技兼優的隊員實施獎勵,在優秀學生評比等方面給予優先政策。
“其實體教不對立,是相互促進的。”劉占軍介紹,二馬路小學在保證教學的基礎上,開展體育運動,學校的冰球教練如果發現學生因冰球訓練和比賽而影響學習,會給予停訓,待學習成績好轉方可恢復訓練。
“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許多隊員學習成績在班級名列前茅。”劉占軍說。
多年的堅持發展,讓冰球在二馬路小學的師生以及學生家長心中,占據了重要位置。這些年,二馬路小學校冰球隊員人數常年保持在50人左右。在數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學校冰球隊先后參加過國際、國家、省、市、區數百場競賽,多次獲得冠軍。
劉占軍介紹,許多孩子通過冰球訓練不僅強身健體、鍛煉了意志,還可升入齊齊哈爾市有冰球特長的中學,繼續冰球訓練,最終成為市級、國家級的專業運動員。
齊齊哈爾市體育局競技體育與青少年體育科科長劉佳介紹,這幾年齊齊哈爾市在冰球、足球等項目上不斷探索體教融合工作,通過完善賽事體系,許多小學建立了冰球隊,并通過比賽提升技能。很多冰球運動員退役后還可以在當地或去南方城市擔任教練員,打通“進口”和“出口”。
新學期開始,二馬路小學的冰球隊員將進入當地室內冰場訓練。待這個學期結束,又將有一批隊員升入更高級別的球隊,繼續朝著自己的冰雪夢想邁進。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