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智能手表到“天宮”服務器,四川愛創科技有限公司——
10余道工序催生智能電器“最強大腦”
位于綿陽的四川愛創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做“智能制造”文章。該公司智能生產線主要生產智能電器的控制電路板,你使用的智能手表等小型電子產品中,你觀看的智能電視機等設備中,就藏著這樣的“綿陽造”電路主板。想知道其中究竟有啥奧秘嗎?
11月10日,記者走進該公司愛鉑樓的SMT生產大廳,透過參觀走廊的大玻璃,正在忙碌著的不是穿戴嚴實的工人,而是各種現代化設備和數字監控設備。在一些大型設備的操控臺或檢測臺前,只有幾個工人在監測實時數據。
與普通工廠不同,這里對環境潔凈度和防靜電要求高,記者在被要求換上防塵服、戴上防塵帽、穿著防塵鞋,經過除靜電測試系統與風淋系統“層層關卡”,才得以進入生產廳內部。
在記者面前的這些智能生產線主要生產PCBA組件,也就是智能電器的控制電路板。通過工藝編程、進料檢驗、智能倉儲、印刷、上料、貼片、回流焊、AOI檢驗、配送等10余道工序,眾多型號各異的元器件“搖身一變”,成了一塊具備不同功能的主控板。
智能生產線生產出來的主控板最小只有指甲蓋大小,用于智能手表等產品;大的主控板相當于一張A4紙大小,用于智能電視機、通訊設備等,而更大的主控板則用于“天宮”服務器等。主控板進入組裝線裝配成PCBA組件,完成功能測試等流程、包裝后,通過空中廊橋物流通道入庫,最終進入千家萬戶。
“公司實施智能制造戰略,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線在全國范圍領先,不僅運營成本降低了20%,產品交付周期也縮短了30%,年產可達到3000至4000萬片電路板。”四川愛創科技有限公司工程科科長熊械明告訴記者。
而在四川愛創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大廳,陳列著工業機器人、智能健身鏡、共享冰箱等智能終端設備;陳列架上,各種樣式的空氣凈化器、智能馬桶整齊劃一擺放,而吸引大家的視線的這一臺臺電子科技產品,全是“綿陽造”。四川愛創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蘭楠告訴記者,“位于安州的新園區于去年9月投產,并與上百家知名品牌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預計今年銷售收入突破15億元。”
據介紹,四川愛創科技有限公司,是長虹旗下集模具、零部件、整機研發、制造、加工、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制造服務型公司。長虹“雙創智能制造工業園”在“創新引領戰略”指引下,以創新業務為載體,打造集技術研究(孵化)、產品開發、市場營銷、智能制造、智慧倉儲物流于一體的新型智能化產業園區。二期建成后,將形成年產智能組件產品1000萬套,智能家庭類產品600萬臺,各種智能自助終端,以及“天宮”服務器、PC類產品10萬臺以上的能力,可實現產值30億元。
四大戰略抓落實記者探一線“碼”上看
記/者/手/記
創新引領“綿陽造”越來越走俏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從一家企業,到一個科技園區,再到綿陽這座城市,科技創新成為最鮮明的特質。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要堅定實施創新引領戰略,著力構建全域創新、全面創新的創新發展新格局。
四川愛創科技有限公司,實施智能制造戰略,不斷投入新技術研發和信息化建設,產能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在企業新品研發、智能制造等方面均得到大幅提升,生產的高科技產品層出不窮,廣泛應用于家電、醫療、通訊、汽車等行業,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綿陽造”。在創新引領戰略指引下,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綿陽造”產品走得更遠。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安崢 周鈺)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