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10月25日,“科創新川渝--‘川渝一盤棋 唱好雙城記’”網絡主題活動在四川和重慶共同啟動。26日,由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記者組成的采訪團來綿,采訪我市科技創新企業及平臺,對話企業負責人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科學家,了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情況。
采訪團由人民網四川頻道、新華網四川頻道、國際在線、央廣網等中央駐省媒體及省級媒體記者組成。采訪團參觀了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四川九洲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有限公司、四川東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了解先進工藝和創新科技。
采訪團先后對話企業負責人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科學家,探討企業在建設“雙城圈”中發揮的作用,在四川和重慶的布局及未來的發展,對成渝經濟發展的貢獻,尖端科技和材料如何走進民眾的生活,如何提升市場競爭優勢等熱點問題。
四川中科融創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張志強介紹:“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綿碚合作的機遇,展開川內地區及重慶地區的區域布點工作,完成了成都分中心、重慶分中心的建設運營,促進了素資源整合和結構優化,推動了川渝資源協同。平臺借助更多資源的聚集和服務半徑的增加,打通了川渝地區科研儀器資源開放互動的渠道,逐步完善儀器設備共享服務體系。”
近年來,綿陽科技創新活力競相迸發,目前有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375家,國省級創新平臺193個,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4.3件,建成省級首批院士專家產業園2個。川觀新聞記者高杲說:“綿陽的幾家科技創新企業各自的定位和側重點不同,科研團隊和研發項目有專、特、精的特點,展示了綿陽作為中國唯一科技城,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廣度、高度、精度。”
10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四川省成都、綿陽等15個市劃入“雙圈”規劃范圍。《綱要》要求,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牢固樹立一體化發展理念,唱好“雙城記”。要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緊抓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發揮科教人才和特色產業優勢,推動創新環境優化,加強創新開放合作,促進創新資源集成,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大力推進科技和經濟發展深度融合,打造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和協同創新示范區。高水平建設中國(綿陽)科技城,鼓勵大院大所發展孵化器、產業園。(綿陽日報社融媒體實習記者 王儻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