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綿陽市鹽亭縣巨龍化工園區,一片相當于876個標準籃球場的巨大平地鑲嵌于蔥郁丘陵之中,銀白色裝置陣列在陽光下閃爍,管道縱橫交錯,低沉的設備運行聲宣告著國內首座天然氣全鏈條多工況深冷處理廠——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鹽亭天然氣處理廠全面投產,這也標志著我國在非常規天然氣高值化利用領域躍居國際領先水平。
鹽亭天然氣處理廠是國內技術路線最長、工藝最復雜、功能最齊全、產品種類最多的天然氣“超級工廠”,其落子鹽亭,源于該縣坐擁蓬萊氣田、天府氣田兩大萬億級氣田核心建產區,預估資源量超萬億立方米,是四川天然氣增儲上產主陣地。2024年,鹽亭新投產天然氣井17口,新增日產量150萬立方米,總生產井達109口,日產量突破550萬立方米。
西南油氣田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何驍表示,天府氣田富含寶貴的乙烷等伴生氣組分,含量遠超國內常規氣田,其產出的液態乙烷等是優質乙烯裂解原料,對破解我國高端化工原料長期依賴進口困局意義重大。
然而,將富含高附加值組分的“富氣”高效分離、提純并“吃干榨凈”,往往面臨適應性差、能耗高、利用率低等瓶頸,技術難度極高。
難題何解?“我們自主研發了整套工藝技術流程和核心算法,配套實施無擾切換、分段預冷等7項創新措施,使冷量利用效率和資源綜合回收率均達到95%的行業頂尖水平。”中國石油鹽亭天然氣處理廠技術負責人鄧曉峰說。
在該廠核心的深冷分離車間,記者看到了技術攻堅的關鍵場景:原料天然氣在零下98度的極寒環境中,被精準分離出乙烷、穩定輕烴和液化石油氣;隨后,溫度驟降至零下170度,氦氣等稀有氣體被成功捕獲,同時生產出液化天然氣(LNG),稀有氣體純度可達99.999%,并通過超低溫液態儲存,一舉突破從原料氣到7種高附加值產品的全鏈條、多工況、規模化生產瓶頸,填補了國內完整技術鏈空白。
對鹽亭而言,這座“超級工廠”是撬動產業升級的強力支點。
目前,當地已成功簽約慶華高分子聚乙烯、綠色循環科技產業園等10個總投資超160億元的涉氣涉化重大項目,即將與處理廠比鄰而建,形成產業集群,為綿陽市乃至四川省的經濟發展增添澎湃動能。
鹽亭天然氣處理廠的全面投產,是我國能源結構優化與產業鏈安全升級的關鍵一步,其生產的液態乙烷產品已通過專用渠道發往華東、華中地區,成為高端聚乙烯和丙烯的生產原料,將有效緩解我國乙烷等關鍵化工原料高度依賴進口的局面,為能源安全和化工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涪江觀察記者 彭紫薇 楊沐琪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