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綿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持續開展低速電動車專項整治行動,集中整治電瓶車、電三輪、低速四輪電動車駕駛員越線停車、闖紅燈、違法載人、逆向行駛、不戴頭盔、隨意侵占機動車和行人通道等行為。
7月1日,記者跟隨交警深入一線,直擊整治現場。
上午9時,城區富樂大橋(涪江三橋)路口車水馬龍。記者看到,盡管交通信號燈清晰明確,卻仍有部分低速電動車駕駛員無視交通法規通行。
當紅燈亮起,一些低速電動車駕駛員越線停車,車身擠占斑馬線,將原本供行人通行的道路堵得嚴嚴實實。
執勤交警發現后,立即上前制止,對違規駕駛員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同時向其講解越線停車可能引發的交通事故風險及違反的相關法律法規。
在當天的整治行動中,針對低速電動車駕駛員不佩戴安全頭盔(電瓶車)、逆行、闖紅燈等重點違法行為,交警采取“查處+教育”相結合的方式。每查處一起違法行為,交警都會將違法駕駛員引導至路邊安全區域,耐心細致地講解交通法規和安全知識。
“安全頭盔是在事故發生時保護頭部的最后一道防線,關鍵時刻能挽救生命。”執勤民警向未佩戴安全頭盔的駕駛員說。
“以前經常能看到電動車在機動車道上橫沖直撞,現在明顯感覺秩序好多了。”當天途經該路段的市民張琦說。
據了解,整治行動中,“過斑馬線下車推行”也成為重點規范內容。
在城區一些路口,部分非機動車駕駛員騎行通過斑馬線時,與行人搶道,存在較大安全風險。
交警發現后,及時對未按要求下車推行的非機動車駕駛員進行勸導,詳細解釋“過斑馬線下車推行”的規定及意義,引導他們養成文明出行好習慣。
記者采訪了解到,當前,綿陽公安交警在主城區范圍內共設置了25個臨時檢查點,不定時、不定期對低速電動車開展交通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
(涪江觀察記者 劉晏男 張瀚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