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寨民居依山而建,次第鋪展,周圍山林碧波翻涌。
山林間的黑水羌寨寨門
寨子里的民宿建筑
□記者 蘭建春 王勇 文/圖
暮春的晨霧還未完全散去,當車輛沿通口河河谷蜿蜒而上,過黑水口繼續向西盤行時,山道在峭壁間開始螺旋式攀升,盤山公路好似飄向云端里的一條條綢帶,將深藏于群山褶皺中的人家輕輕系在了一起。
導航顯示這里距綿陽城區僅120公里,兩個半小時的車程卻丈量著群山的險峻。當路中間出現“黑水羌寨”的牌匾時,我們已悄然踏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秘境——北川羌族自治縣馬槽鄉的古老村落聚居區。
寨口,石板墻上的青苔在百年前遺留的墻縫間無聲生長。穿行寨中,碉樓前“消防應急”的鮮紅標識與古老的木門相映成趣,院壩里,農婦忙著穿針走線,山坡上,老農引蜂的吆喝聲此起彼伏。
65歲的蹇洪友走在山腰陡峭的小路上,健步如飛,如履平地。這位曾經的老村支書為我們講述了山鄉的變化:路途遙遠、山路崎嶇,最近來此的游客并不算多。不過近幾年黃連市價不錯,每當八九月,林間的藥田吸引綿陽、成都的中藥材商客上門,銷路好的村民能賣到十幾二十萬元,甚至更高。這座深藏群山的靜謐羌寨,以道地的中藥材叩開外界之門,嘗到山貨出山的甜頭。
近些年,鄉村的設施提升了不少,活動廣場建起來了,防地災工程與排污管網隱入石階巷道,自來水的清甜取代了背水的艱辛,旱廁改造讓古寨煥發潔凈容顏。
中午時分,家家戶戶的炊煙在山谷中裊裊升起。石步道旁的紫藤在院墻上織就一幅天然畫框,房前屋后野花搖曳,后山竹林沙沙,山間的薄霧與黛瓦木樓共同繪出一幅水墨長卷。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