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新興領域蓬勃發展,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大量涌現,新就業群體規模持續擴大,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綿陽高度重視社會工作,把凝聚服務群眾作為社會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系統觀念謀篇布局,用心用情用力把實事好事辦到群眾“心坎上”,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的綿陽圖景。
搭建黨建融合“新陣地” 連通黨員群眾的“向往生活”
成功入選中社部首批行業協會商會工作聯系點,全省“兩企三新”黨建片區推進會在綿召開……2024年,我市按照“黨建引領、賦能發展、服務大局”的工作思路,以“四聚力”健全“四體系”,推動新興領域黨建各項工作有序銜接、順暢運轉、優質高效,持續匯聚“新”力量,釋放“新”動能。
記者了解到,2024年,我市增設市委兩新工委成員單位24家,細化抓黨建、管組織、搭平臺、謀發展等17項職責,推動交通運輸、網信等部門將新就業群體黨建職責寫入部門“三定”規定,優化市非公經濟組織、市工商聯直屬商協會等4個行業黨委設置。按照“管行業也要管黨建”工作要求,會同編辦、民政等部門,綜合參考行業所屬性質、歷史源流情況、聯系緊密程度,對全市性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業管理部門明確了一一對應關系,統籌推動各行業管理部門落實監管職責和黨建工作責任。聯合4部門完成47名換屆人選審核。聯合法院、公安、稅務、生態環境等部門,完成11家行業協會47名負責人人選審核。建立常規、重點、創新工作“三張清單”和進度動態晾曬管理機制,協調解決黨建責任認定、黨組織隸屬調整、資源集成投放等事項40余個。探索兩新黨建“屬地呼叫、部門報到”協同機制,開展信息通報、政策會商,延伸屬地黨建觸角抓手。
科技領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全部成立黨組織,滴滴、京東、順豐等31家符合條件的新業態平臺或加盟企業黨組織全覆蓋。同時依托街道社區設置流動黨員黨支部39個,1278名新業態黨員納入街道社區聯系服務。實施黨組織梯度培育和率帶引領,探索“強帶弱、大帶小、先帶后”模式,28家黨建示范單位與71家兩新組織結對共建,市縣兩新工委、行業黨委直接聯系指導兩新黨組織160個,幫助優化內部治理、促進生產經營、培育先進文化,推廣典型做法27個,推薦或表揚“兩優一先”對象85個。
一組組亮眼的數據,一項項閃光的成績,折射出我市兩新領域以黨建引領行業健康發展的生動實踐。
政企同心“雙向奔赴” 共繪社會工作美好“新”圖景
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能喝水、累能歇腳。近日,市委社工部整合人社、工會、交通運輸等10余個部門資源,系統集成“職工之家”“暖‘新’驛站”,依托“i綿陽”平臺在全省率先繪制發布暖“新”驛站數字地圖,通過“數字賦能+動態更新+一鍵即達”模式,讓新就業群體及時高效找到最近服務站點,優化了15分鐘內生活、提能、維權服務場景圈。
數字地圖的發布,讓更多的新就業群體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不僅僅是數字地圖,今年以來,市委社工部會同人社等部門在全省率先組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維護聯合調解中心、開展網約車司機不合規運營專項整治,在全省率先制定《網約車行業汽車租賃合同規范指引》,設立“司機接待日”,推動合規率位居全省前列。同時針對企業融資難、要素保障、供需對接等訴求,推進優惠政策、解難紓困等“五進企業”……多重暖心的舉動,推動新就業群體和基層治理良性互動。
“接下來,我們將不斷加強工作探索,深入破解難題,努力開創三新領域黨建工作新局面,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擴大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市委社工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大力提高新就業群體在城市中的獲得感、幸福感,有效提升“兩企三新”黨建工作質效,打通聯系服務新就業群體的“最后一公里”。
(記者 李錦輝)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