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血管彎曲如蚯蚓的靜脈曲張疾病,一直困擾著很多人。如何突破傳統診斷和治療認知的誤區,幫助患者獲得更加精準和高效的治療?2月22日,在京舉行的第三屆CBD前沿醫學沙龍暨首屆京津冀靜脈曲張CHIVA學術沙龍上,來自國內外的靜脈病學者及血管外科專家圍繞下肢靜脈曲張的最新診療理念、前沿技術及臨床經驗展開了深入探討。據悉,本次沙龍由張強醫生集團北京靜脈曲張CHIVA中心主辦,旨在推動下肢靜脈血流動力學檢查理念的普及,致力于以學術交流細化、優化靜脈曲張的診療策略,進一步促進靜脈病治療的微創化、精準化與個體化發展。
下肢靜脈曲張是一種常見的血管疾病,主要表現為腿部靜脈擴張、成團。據統計,全球約有30%的人口受此疾病困擾,且女性患者較男性更為常見。除了影響外觀,未及時治療的靜脈曲張可能導致更嚴重的臨床問題,如深靜脈血栓、皮膚潰瘍甚至靜脈出血。因此,早期診斷和科學治療尤為重要。目前,靜脈曲張的外科治療方法包括傳統手術治療和激光/射頻治療,以及保留靜脈的CHIVA治療等,前者臨床普及率較高,后者因其個體化治療方案和較低的復發率獲得患者青睞,但由于對醫生的培訓和經驗要求較高,一直未能獲得大面積應用。
沙龍現場
沙龍現場,與會專家通過學術講座、臨床案例分享、現場血流動力學教學演示以及自由討論,探討創新的微創治療策略,力求為中國及全球患者提供更高效的治療方案。沙龍特別邀請了西班牙、日本和中國的靜脈病學專家,同時還有現場患者志愿者參與的標準化血流動力學POCUS演示,重點討論了下肢靜脈曲張診療新技術及CHIVA(保留靜脈的血流動力學治療)理念的最新進展及應用。西班牙喬爾迪·胡安·桑索醫生回顧了CHIVA技術36年的發展歷程,并展望了其未來的全球應用前景。來自日本的今井崇裕醫生分享了日本下肢靜脈曲張的治療現狀,并介紹了微創治療在日本的廣泛應用。
來自中國的杜昕醫生分享了CHIVA治療下肢穿通靜脈功能不全和C4-6級靜脈曲張的臨床經驗,并介紹了背后的科學原理。來自日本的佟曉寧醫生分享了靜脈膠在治療下肢靜脈曲張中的應用體會,介紹了值得關注的一些技術要點。中國的劉勇醫生分享了體位相關性靜脈壓迫的超聲識別要點,強調了無創檢查、避免過度醫療的重要性。西班牙的何塞普·伊·里法醫生則分享了西班牙維克大學附屬醫院采用CHIVA治療隱靜脈功能不全的26年臨床成果。來自中國的蘇磊醫生則強調了從血流動力學角度重新認識下肢穿通靜脈功能的重要性,介紹了如何保留靜脈網絡引流功能。專家們共同探討了如何突破傳統診斷和治療認知的誤區,幫助患者獲得更加精準和高效的治療。
據了解,此次沙龍是京津冀地區首次現場演示并示教CHIVA理念中非常重要的標準血流動力學POCUS評估的學術沙龍,標志著國內在下肢靜脈曲張血流動力學領域或將獲得快速發展的機會。
沙龍現場
“未來,我們將繼續推動國內血流動力學知識的規范化應用,并同時聯合全球CHIVA專家及美國Inteleos共同推動CHIVA全球認證項目的落地,助力下肢靜脈曲張CHIVA理論的規范化學習與應用,讓更多國家和地區的靜脈曲張患者能夠受益于先進的理念與服務。”張強醫生集團北京負責人杜昕醫生說,通過本屆沙龍的精彩交流與展示,靜脈病治療的未來發展方向愈發清晰——靜脈的引流功能保留、精準的血流動力學診斷、個體化的治療策略。這些創新理念不僅推動了醫學界對于靜脈病治療的深刻認知,也為全球患者提供了更科學、有效的治療路徑。未來,隨著全球學術合作的不斷深入與技術創新的持續發展,靜脈病領域將朝著更加精準、微創、個體化的方向邁進,患者的治療體驗與生活質量將得到顯著提升。
編輯:郭成